[凌云县]茶乡凌云 长寿福地

——写在凌云县荣获“中国长寿之乡”荣誉称号之际

  高山神湖——凌云浩坤湖。
 
  凌云县领导慰问百岁老人。
 
  凌云县领导慰问高龄老人。
 
  老少和谐,其乐融融。
 
  晨练的老人们。
 
  医务人员定期为老年人体检。
 
  我的身体可硬朗了,孩子们请放心吧。
 
  老有所学。
 
  长寿仙乡,云上茶城——凌云。
 

  热烈祝贺凌云县荣获“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2013年1月16日,中国老年学学会正式授予凌云县“中国长寿之乡”称号,凌云成为广西第八个获此殊荣的县份。目前,凌云县已经荣获“中国名茶之乡”、“国家园林县城”等诸多荣誉称号,“中国长寿之乡”这一荣誉的获得,进一步彰显了该县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文历史挖掘、自然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             ——题记

  在中国广西西北部,有一个因大山高入云霄而被称为“凌云”的地方。

  这片地处云贵高原延伸带上的神奇土地,就像他的名字一样,神秘、悠远、自在、令人向往。

  这里海拔在210至2062米之间,山区占总面积的93%,其中喀斯特山区占40%,是珠江的发源地之一。它历史悠久,钟灵毓秀,物华天宝,是近千年州、府、县治之地,是广西首个国家园林县城。它是广西的山上水乡,也是中国名茶之乡、长寿者的仙乡、旅行者的梦乡,是理想的宜居养生之地,有“山上水城、古府茶乡、宜居天堂、长寿福地”的美誉。目前,凌云境内有一个国家4A级景区、两个国家3A级景区。

  凌云县位于桂西长寿带的核心地带,享誉全球的广西长寿河-盘阳河也源于凌云。2011年末,凌云县总人口19.55万,其中百岁以上老人有25人,百岁老人占户籍人口比例为12.3/10万,大大超过了中国和联合国“长寿之乡”规定的存活百岁老人占户籍人口比例的标准。

  古往今来,凌云还是名人雅士云集之胜地,素有“书画之乡”、“诗词之乡”的美誉,历史悠久,文化渊深。著名的茅山道士中的下茅山派祖师蛋子和尚在此诞生。明万历年间壮族土司岑绍勋、岑云汉就在这里经营消遣休闲娱乐场所。 

  凌云有悠久的长寿历史。厚重而利于养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自然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基础是凌云人长寿现象独具特色的形成因素所在。民国首部《凌云县志》中就记载了许多长寿者。清朝慈禧太后曾题赐泗城籍宠臣岑春煊“禾寿匾”。在凌云县朝里瑶族乡六作村那巴屯,有一座坟墓,坟前立着康熙六十一年十月泗城军民府正堂岑恩赐的墓碑:“清故享寿一百二十七岁老人陈岑碑”。陈岑是凌云县有史料记载的“寿命最长”的人。

  “家有老人便是福”,凌云素有孝老敬老的优良传统。民间有一种习俗叫“加寿”,凡有高寿老人的家庭,每逢老人生日,晚辈都要到本村或邻村借米给老人“加粮”,每个姓氏一小杯,借得的米越多预示老人的寿岁越长,其家庭越和睦。凌云人把孝老敬老视为不可或缺的品德。

  新中国成立后,凌云县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老年人工作,成立了老龄办、老干局、基层老年协会、老促会、老体协、老诗协等机构,充分发挥部门和协会职能作用,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坚持把完善敬老基础设施作为惠民工程,修建了老年活动中心、养老院、西苑广场、蝶城广场、步行天街等老年人活动场所,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着力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让老年人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为老年人办理老年优待证,解决看病、候车、旅游等困难;发放高龄生活补贴,优先办理低保、临时救助、大病救助,每年定期组织高龄老人进行体检,组织老年人广泛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让老年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使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

  凌云县境内“山雄、水秀、洞奇、林茂、城古、茶香、佛灵”,是集世界性、唯一性、垄断性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多年来,凌云县致力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注重持续发展,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森林覆盖率达77.41%,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7.8%,绿地率达44.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4平方米,处处呈现有山皆绿、有水皆清、四季花香、生机盎然的靓丽景象。全县每立方米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000-5000个,最高可达20000个,被称为“天然氧吧”,空气纯净得近乎圣洁,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美得令人心旷神怡,为长寿养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天然大氧吧”成就了凌云这块长寿福地。

  “高山出好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品质独特的凌云白毫茶。凌云有上千年的种茶历史,凌云白毫茶独特、质优,早在1915年就荣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二等奖;浪伏牌凌云白毫茶产品于2003年通过欧盟有机产品认证,并多次荣获国内国际茗茶评比金奖。凌云丰富多姿的茶文化无处不在,品茶是凌云人长寿养生的一种生活习惯。人们把品茶当成喝养生汤,清香淡雅之气更能去除内心浮躁,回归自然本真。在茶壶中找到生活快乐的同时获得长寿不失为一种雅嗜。

  长期以来“心静、平和、修身、养性”的思想对人们影响很大,在凌云民间传承着给寿星祝福、祝寿、送礼等长寿文化和提倡天然环保、绿色健康饮食的习惯。凌云人普遍长寿,这些百岁老人都有一些共同特点:一是老人居所空气清新,冷暖适中,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饮食清淡有机,少酒多茶,以素食为主,饮食习惯良好。玉米、大豆、红薯、食用菌、火麻等各类时令蔬菜和本地特产均是凌云餐桌上常见的天然食品,茶籽油已成为长寿老人的必用油。三是生活有规律,注重活动。大部分百岁老人喜欢下地劳动,或做些家务,早睡早起,生活基本可以自理。四是为人宽容乐观,心态平和,处世诚实正直,家庭和睦。这构成了凌云人百年不老的重要“养生秘诀”。

  恬淡、宁静,浸染而生出沁人心脾的情致,古与今的合璧派生出一种古典的气息和时尚的雅致,这就是凌云人的生活。 

  近几年,凌云县相继获得“中国名茶之乡”、“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先进县”、“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并以清新优雅的宜居环境被人们誉为“千年古府,养生天堂”。凌云县3A级纳灵洞河谷景区被广西抗衰老协会指定为“养生基地”,2012年3月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全国异地长寿养老养生基地”,每年都有大批“候鸟人”到此参加“养生论坛”、演讲、吸氧等养生体验。

  走进凌云,置身于秀丽的山水间,你会发现宽阔的天空写着自由,青青的草地写着潇洒,绿绿的树荫写着清静,潺潺的溪流写着舒畅,淅沥的小雨写着浪漫,融融的阳光写着温暖,放逐的心灵写着平和、轻松、快乐和超脱,这些都是大自然赋予凌云的自然仙境。

  “绿色凌云、生态凌云、福寿凌云”的举措使茶乡凌云的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长寿福地”凌云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更加文明、和谐、美好的明天。

  (本版图文均由凌云县委宣传部、凌云县文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