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县]鲜红旗帜映茶乡

    8月中旬,著名茶乡凌云生机盎然:沙里瑶族乡大坝灾后补种的1000亩晚稻一片绿油油,伶站瑶族乡弄林灾民异地安置工地热火朝天,百色至凌云省道下甲各路段恢复正常通车……凌云“6.27”罕见洪涝灾害留下的阴霾已慢慢散去。

  6月27日至6月30日,凌云遭遇自1958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降雨,造成全县8个乡镇95个村9.25万人受灾,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09亿元。

  洪魔刚被降服,该县立即把工作重心转到灾后重建上来。县委书记李祚标指出,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是党和政府的首要职责,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所有党员干部务必全力以赴,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一场声势浩大的灾后重建大战吹响“集结号”。

  该县迅速制定灾民新村建设方案,实行县四家班子领导包乡镇、县直单位包联系村、干部包受灾户等制度,县、乡、村干部组成工作队进村入户。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踏着泥泞,多次深入逻楼镇陇棍屯、伶站瑶族乡弄林屯、下甲乡加西屯等重灾点,从新村选址规划、宅基地的协调确定等,事无巨细都一一过问,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建设、发改、国土等部门联合行动,稳步推进灾后危房重建工作,现已步入选址规划阶段,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争取年底前1380户灾民住上新房。

  为确保大灾之年农业不减产,该县采取提早播种抢季节、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一方面及时组织晚稻、玉米抢播,另一方面及时对不能插播的耕地改种蚕桑、辣椒、蔬菜等经济作物。目前已补种1.2万亩晚水稻、4万亩玉米、黄豆3.4万亩、抢收1万亩玉米、1万亩早稻。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活跃在灾区一线的6000余名党员干部,在带领群众加快灾后重建的这场执政能力考验中,得到了锻炼,赢得了民心。伶站乡九民村村委主任刘天忠就是其中一个典型。6月30日,暴雨狂降,九民村近1200亩耕地受损,屯级路多处塌方,交通阻断。刘天忠马上召集群众大会,鼓励大家不要失去信心。第二天,他组织50多名群众抢修屯级路;又请来乡农技人员,把1200亩受灾农田分门别类,对症下药。连续奔跑10多天,刘天忠自家10多亩水稻和玉米还没来得及打理。

  下甲乡平怀村那桃临时党支部及时组织党员群众开展桑园护理、修建蚕房,培育80张小蚕分发到各受灾农户进行养殖,水毁后不到10天,500亩桑园重新恢复了绿意。8月5日,灾后第一批蚕茧上市,市价达每公斤8.5元,每张蚕茧收入1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