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县]生态文明村建设走出新路


  2006年,上林县生态文明村建设共投入222万元,其中市财政扶持42万元,县财政配套3.6万元,群众自筹164万元,县直挂点单位帮扶7.4万元,圆满完成6个村屯(队)生态文明村建设任务,经市生态办验收评比各项指标均位于六县六城区前列。

  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中,面对自身财力不足,上林县不等不靠,广泛发动群众参与,采取向上级争取一点,县级财政挤一点,县直挂点单位扶持一点,村民自筹投工投劳的做法,探索出了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新路子。

  因地制宜   统筹安排

  生态文明村建设,需要资金投入作保障。对上林县来说要想拿出配套资金搞建设,是件十分困难的事。

  近年来,上林县广泛发动全县11个乡镇,要求各乡镇对基础好的村屯每年必须创建一个县级小康生态文明示范村,然后在创建小康生态文明示范村的基础上做出统筹安排,再进行市一级生态文明村创建。由于该做法是分年实施逐步完善,从而减轻了财力不足压力,走出了一条一次性投入不多,但同样也能高标准完成建设任务的路子。

  平地庄是上林县白圩镇覃黄村一个普通的村庄,全庄拥有45户村民共285人。2001年以前,平地庄村民外出走的是一条长1.5公里的泥巴路,因路面狭窄坑洼不平,导致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有车开不进。对此,群众怨声载道。2002年,上林县发动平地庄进行小康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并拨款购买水泥给予扶持,村民们齐心协力建成了村文化室、灯光球场和舞台。2003年和2004年,在政府部门的鼓励下,平地庄对1.5公里长的村道进行拓宽改造,并平整后铺上碎石、煤渣,建好了路基。2005年,上林县又一次给平地庄送来水泥200吨,村民们自筹资金1.5万元,对村道路进行了水泥硬化。2006年,平地庄被上林县确定为全县六个市级生态文明村建设之一。该庄改厨、改厕,改建远离人居猪牛栏,挖沟埋排污管900米,对环村道路进行硬化,种花植树美化绿化。如今,平地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在文化广场、篮球场、石桌旁自得其乐。

  像平地庄一样,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中,上林县采取有效做法,以改善农村落后的生活环境和改变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为突破口,先后创建了几个高标准的生态文明村,成为该县农村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

  发动群众   全民参与

  创建生态文明村,农民是主体。上林县加强领导,采取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多方筹集资金,确保经费投入。

  该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把生态文明村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民办实事、加强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实行领导责任制,狠抓落实,加强督促与检查,使县、乡、村三级领导统一了认识,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从而推动了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

  为了大力宣传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好处和实惠,发动村民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该县领导和工作人员深入村屯,多次召开群众动员大会、骨干会议,大力宣传搞生态文明村建设对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改变生活习惯,减少疾病,保障身体健康的好处。通过宣传发动,群众很受鼓舞,建设热情高涨,大家纷纷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物出物。

  在三里镇山河村云邱庄,当听说要建设生态文明村,年近七旬的退休干部梁卫国老人率先将自己多年的积蓄2000多元现金交到村干部手中;退休教师梁明英也特地从外地赶回来捐上1000元现金,笑着对村民说:“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退休了,更应该为家乡建设多出力,多做好事;”创建生态文明村的热潮,同时涌到了在外务工的村民心上,不少人主动回乡亲自参与建设,也有人捎回了捐款,为建设美好家乡尽心尽力。村民何以敢家里经济并不宽裕,在外务工的他当从村干打给他的电话里了解到,家乡建设生态文明村缺乏资金时,第二天他便从广东寄回了600元钱。在他的带动下,云邱庄在外打工的务工人员纷纷捐款支持家乡建设。

  在塘红乡万福村委新村,建设生态文明村成了村民自觉行动,他们既出钱又出力,事事争先,全力以赴。为了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不少的工序都是利用土办法上马,就地取材,用来硬化村道路的碎石是村民们自己开动碎石机打出来的,为了填坑铺路村民们肩挑人扛,档土墙自己砌。辛勤的汗水终于结出了“果实”,万福村委新村的巨变,换来了村民们的声声赞叹:“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这才是心齐实干,众志成城。”

  环境优美   新风扑面

  “过去,人、猪、牛差不多就是混杂在一齐生活,现在大变样了,看着环境好了,干活力气好像也大了,平时还可以在文化广场娱乐。”白圩镇覃排社区耀军庄村民陈国军说起村里今昔变化,脸上的笑容顿时舒展开来。

  2006年,上林县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中,6个村屯共推倒旧泥瓦房30间,平整坑洼地635平方米,所有村道和村民房前屋后,全部进行了水泥硬化,并铺设了排污管,各村不同程度地分片集中建起了猪栏、牛栏;占道的土堆、柴堆不见了,到处乱跑的鸡、鸭进圈了;村道两旁的绿化美化,阅报栏、村务公开栏、篮球场、宣传长廊,构成了一幅幅新农村的画卷。

  通过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改善了农民居住卫生条件,村民卫生意识大大增强。在上林县,各村还把打扫环境卫生写入村规民约,建立了环境卫生清扫制度,确立责任区,使卫生保洁工作落实到户、到地段、到人。

  同时,通过生态文明村建设,村干们的群众意识、服务意识得到增强,全体村干不仅做出了表率,还无私奉献,当自己的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他们顾全大局,先公后私、先人后己。在村集体班子的带领下,群众的凝聚力、文明意识得到了增强和提高。

  生态文明村建设还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白圩镇高长村不孤村二队,除大力发展优质米种植,还种植美国油葵100亩。生态文明村建设促进了该村旅游业的发展,2006年共接待区内外游客10万人左右。耀军庄发挥水资源优势,发展网箱养鱼,目前全村已发展150箱,比2005年增收4万元。新村除了传统种养业外,还致力于新产品种植,开发种植马铃薯40多亩。

   点睛:

  努力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

  生态文明村建设,是一项声势浩大的民心工程。上林县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中,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发动群众,全民参与,克服 “等、靠、要”思想,采取县级财政挤一点,县直挂单位扶持一点,村民群众出一点的办法,不搞硬性摊派,以自愿方式筹集,群策群力,走出了一条投入少、效果好的生态文明村建设路子。

  在今后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规划、部署、建设,每年建设一批,逐步推进,尽快改变农民的生活生存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建设和谐新上林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