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南区]农家“小课堂”见“大效应”


  “在这里学技术,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来就上瘾!”过去提起学习就喊头疼的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何平村平民屯农民刘冀强,自从屯里开设“农家课堂”后,他便成为最积极的“铁杆”学生。教室设在家门口,学习时间够自由,“乡土教授”易沟通,传授技术手把手——时下,这种以“农民培训农民”为主要形式的“农家课堂”,正受到当地越来越多农民的追捧。

  “农家课堂”是近年来港南区党委政府在当地农村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型培训模式,它将先进实用技术培训的课堂设在农户家中,由当地种养能人现身说法传经送宝,实现技术共享共同致富。这种新颖的培训方式以其培训灵活方便、内容实用针对性强等优点迅速得到了当地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同。桥圩镇何平村平民屯的“农家课堂”,按照原定的学习计划,每周只安排上一次课,现在几乎每天都要开课。“这里每次开课人总是挤得满满的”,何平村支书刘达开对笔者说道,“过去农民想学点东西,都要到村里或镇里去培训,现在自家有了‘农家课堂’,想什么时候学就什么时候学,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起来了!”据该区组织部门和农业部门的同志介绍,以往采取以会代训、集中轮训、现场培训等培训方法,虽具有易操作、耗时短等优点,但是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不一,大多不习惯“填鸭式”的灌输说教,不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实施“农家课堂”工程后,结合农时设课程,围绕产业搞培训,通过农民教农民,既提高了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加快了各种实用性技术的普及,又充分发挥了农村乡土人才的独特作用,提高了农村党员的“双带”能力,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为了使“小课堂”产生“大效应”,该区把“农家课堂”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培训普遍结合各村的产业特色,形成了一户带一组、几户带一村、一村带动一产业的效果,课堂的集聚效应十分明显。去年该区通过永顺鸽业公司40多名党员养殖骨干把课堂搬回农家,利用“农家课堂”全面培训身边的群众,共培养了近2000名农民养鸽骨干,带动1700多户成为养鸽专业户。为解决“农民教授”理论水平不高、缺乏教学经验等问题,该区还组建了农业、科技、水产畜牧等部门的技术指导员队伍,定期或不定期下派到各“农家课堂”,对“农民教授”从理论、技术、教学等方面进行指导。

  据统计,目前该区“农家课堂”已发展到900多户、党员中心户800多户、科技示范户900多户,每天都有许多党员和致富能手活跃在“农家课堂”的教学中。去年该区有13万人次的农民接受了培训,其中党员骨干受训率达到近80%,目前已有3000多名农民获得了“绿色证书”。“农家课堂”给该区特色种养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荔枝村、桑蚕村、白鸽村、养猪村、白玉甘蔗村、中草药种植村等一大批特色经济专业村迅速发展壮大,农民增收步伐明显加快。去年该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3155元,同比增长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