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区]海洋产业发展新凸现强势


  从10万吨到20.5万吨的水产品总量,从5亿元到10亿元的渔业产值,10年时间翻一番,数字对比的背后,鲜明地标注了北海市海城区海洋产业强势发展的轨迹。据了解,海城区拥有机动渔船近2000艘,捕捞业历年产量占广西海洋捕捞总量的1/4以上;水产养殖总面积近4万亩,有目前广西乃至南中国海最大的鲍鱼种苗生产基地;建成投产水产品加工企业26家,年加工量近20万吨,是国内最大的鱼糜生产基地和罗非鱼片生产基地,海洋产业凸现产业集群强势发展效应。

  依托优势壮实力

  海城区一名主要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海城区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海洋的恩赐。海洋赋予了北海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和丰富的资源。如何把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变成经济发展优势,海城区历任领导班子都十分注重把发展海洋产业作为强区富民的支柱产业来抓,找准优势产业,发展强势产业。重点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坚持“捕养加并举,主攻养殖,大力发展加工业,搞活流通”,将海洋开发、水产养殖和海产品加工三大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整合,不断加快推进传统渔业向现代化渔业、数量渔业向质量渔业转变,积极拓展外海和远洋渔业,发展高效的海水养殖业和休闲渔业,加大水产品精深加工和海洋生物的开发利用等多种方式,培植壮大海洋产业,初步构建起健康的捕捞业、发达的养殖业、先进的加工业、活跃的流通业、新兴的休闲渔业的产业化发展格局。据统计显示,该区2006年每10元的一产增加值就约有8元来自海洋产业的贡献,海洋产业已成为该区经济实力持续快速增长的中坚力量。

  转变观念挖潜力

  90%以上的渔船作业主要在北部湾传统渔场,水产资源日渐匮乏,水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粗加工的水产品滞销、原始海产品利用率低等制约了水产业的发展,出现了渔民“吃得饱但富不起”的困境。

  面对这一情况,该区把目光放在发展质量渔业上,拓展远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业新空间,由单项海洋资源开发向海洋资源全方位开发拓展,由传统海洋产业向新兴海洋产业拓展,由近海、海面开发向远海、深海、海底拓展,由以海洋捕捞为主向绿色生态海水养殖、水产品精加工、海洋生物开发利用的现代海洋渔业生产体系拓展。目前,该区每年发展南沙远洋捕捞120多艘次。水产养殖总面积从2000年的1000多亩调整为目前的约3.8万亩,水产品深加工从粗散型向外沙地角水产品深加工贸易带聚集,全区初步形成珍珠、文蛤、对虾、大蚝、鲍鱼、青蟹、种苗、石斑鱼、扇贝、海参等十大养殖基地和以珍珠、鱼糜、冷冻加工和海洋生物制药为主要依托的多样化加工体系。

  转变观念挖潜力,既拉长了海洋产业链条,增加了水产品的附加值,又带动渔户增收。据悉,2006年该区水产品产量达20.5万吨,渔业总产值10.2亿元,约占农业总产值的82%,农渔民人均现金收入5321元,比上年增9.06%。

  培育龙头强内力

  “以前我们搞传统加工,捕捞一吨鱼货的价值约在2000元左右,现在通过引进企业技术进行精细型深加工,同样一吨鱼货的价值在1.5万元以上,增加了7倍的效益。”海城区政协委员在对全区海洋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对比后得出如此结论。

  从1999年开始,海城区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古渔坊、洪恩等近30家海产品深加工企业,形成强大的水产品深加工能力,年加工鱼货原料达到近20万吨。以鱼糜、罗非鱼、马面鱼、对虾为拳头产品辐射带动全市海洋产业的发展,并吸引我区的钦州、防城港、广东、海南甚至越南等地鱼货云集该区销售,使沿外沙、地角渔港水产品加工贸易带基本形成。据了解,该区水产企业加工生产的赤贝、干贝柱、单冻贝丁、单冻对虾、鲅鱼块及鲜活鲍鱼、海参、牙鲆、大菱鲆等产品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外销欧洲各国及美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诸国,在国际市场享有较高声誉。此外,以落户出口加工区的味美鲜水产食品生产项目和落户海城区工业园的黑珍珠化妆有限公司、蓝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宝珠林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科技型企业在海洋生物新产品开发领域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树立“产业工业化”的观念,用工业化理念发展海水养殖业、加工业,不把海产品当作终端产品,而是把海产品延伸到工厂,变成工业化产品,海城区依靠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走出了一条强海富民兴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