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县]红色旅游拉动旅游产业


  2007年元旦,不少日本和国内台湾等地区的旅游爱好者和旅游团体来到东兰后都纷纷举起大拇指称赞:风物还是东兰好!

  2006年是东兰县红色旅游发展丰收之年。该县全年主要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43.63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综合收入近2亿元,旅游外汇收10.86万美元,三项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最高,红色旅游产业成为带动革命老区发展的优势产业。同时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促进了东兰旅游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当地的许多老百姓纷纷加入旅游产业开发行列,种植并加工出售旅游产品,板栗、墨米、茶油、三乌鸡、红河鱼等都逐步成为很多游客喜爱的地方特产。

  自国家颁布《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后,针对红色旅游景区各项配套设施不足,产业链不完备,使许多红色旅游景区能引来游客,却不能留下游客,多数游客人均消费仅为数十元到百多元,红色旅游收入偏低的状况。加之红色旅游对周边非红色旅游景点的辐射影响还不是很大,带动作用不明显,与其他旅游产品的结合不紧密,接待能力又有限,许多游客都是当天来当天回去,不能达到“吃、住、行、游、购、娱”全程消费的目的,带动相关旅游产业发展的潜力还没充分发挥出来。东兰县分管旅游业的有关领导深入调研,就发展红色旅游存在一些与全国类似的共性问题,先后提出了关于建设永久性革命老区宣传牌、编制革命胜地手册、申报“铜鼓文化之乡”、兴建铜鼓艺术浮雕长廊、修复抗倭英雄韦虎臣墓地、加强保护旅游资源、拨款修建银海洲公路,开发红水河生态旅游项目和神山旅游风景区等8件旅游发展方面的提案,得到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重视和采纳,成立了专门的旅游开发指挥部,邀请区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参与全县旅游资源普查。在此基础上,组织了人员赴江西、湖南等地考察学习外地发展红色旅游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召开全县第一次旅游工作座谈会,县四家班子领导第一次坐在一起专题研究旅游开发问题,共同提出了“抢机遇、重规划,勤申报、精建设,强管理、大宣传,多引导、善协调,广联系、细服务”的30字旅游发展思路,明确提出全县加快红色旅游发展目标:把全县两个国家级、4个区级、8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4个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培育成重点红色旅游区,并配套完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全力挖掘、整理、保护和展示韦正宝、韦虎臣、韦起云、韦应龙祖孙四代抗倭民族英雄历史文化遗产,使古代和现代革命传统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力争把烈士陵园、魁星楼、列宁岩、韦拔群故居、韦国清故居等建设成为国家4A级标准旅游景区。

  该县经过努力争取和筹措,目前有350万元旅游开发资金到位,旅游开发指挥部和游部门一起,负责发动民间参与,因地制宜,有步骤、有重点、有特色地发展红色旅游业,取得了很大进展,红色旅游发展规划获自治区旅游专家组评审验收通过,目前,红色旅游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大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结合部分项目开工建设,该县决定于今年5月份举行“百年魁星.永远丰碑”大型活动,庆祝红七军前委旧址和右江苏维埃政府办公地点魁星楼落成100周年,以此来宣传和带动旅游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