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县]修了致富路 大步奔小康


  “路通,财通。”这是农民对农村公路建设好处的朴实概括。近日,记者来到武鸣的一些村庄,近距离感受到,农村公路的建设直接促进了农村面貌的大改变,一条条将城镇与村屯连接起来的农村公路,不但方便了村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也把农村、农民带向了致富的道路。

  路通冬种忙

  俗话说,农忙忙死,农闲闲死。 去武鸣县双桥镇杨李村途中,记者心想:“都入冬了,村民一定很闲,找人采访应该不难。”不料,与村委会主任李煌锦刚打照面,他就一摆手:“现在村里没有闲置的田,全部都搞冬种了。”

  杨李村的进村水泥路不算长,只有1公里,今年7月开工建设,不久前刚刚修好。李煌锦微笑着站在路口迎接记者。说到道路通的好处,他很来劲:“去年冬种马铃薯只有800多亩,今年路好了,扩大到了1000亩。”

  李煌锦说,杨李村4个自然屯有285户共1074人,除了外出打工,留守村里的,一年四季都忙个不停:春夏两季水稻一季不漏,兼种西瓜;秋冬的“主打项目”则是马铃薯、西红柿和蔬菜。

  以前,道路不通时,杨李村人冬种的热情并不高。“自己运太辛苦,叫车运费又贵,算算账肯定划不来。”村民说,一旦下雨,村里的泥土路坑坑洼洼,所种的马铃薯、西红柿或水果难运出去,只能靠村民自己开着摩托车、自行车拉到武鸣的农贸市场交易。

  如今,数条水泥路蜿蜒在田垌,直通村民的果园和菜地。前些日子下雨,村民种的马铃薯和西红柿照收不误,开着货车的老板直奔田间地头收货。

  “路好了,马铃薯价格也上来了。”李煌锦说,以前是急着出手,生怕老板不要。现在道路好了,来收购的老板很多,村民讨价还价很“牛气”。

  有路货运畅

  “我们这里缺水,不搞冬种。”双桥镇的平等村,虽然与杨李村在同一个镇,但这里的冬种气息一点不浓。不过,村支书潘庆标脸上并没有愁容。远处,一大片木薯地和甘蔗地正等着收获。

  平等村总共有7个屯,今年修了11.5公里的通屯路,几乎全部的村屯都通了水泥路。道路修通后,一些村屯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坐班车直达武鸣县城。村民出行方便了,货运也畅通了。

  潘庆标不仅是村支书,还是村里的一个生意人,平时收购村民种的西瓜、木薯和甘蔗,然后租货车运到县城交易。以前,村里的主干道路况不好,一些村屯还不能通四轮车,外面的货车总不肯进村。即使答应进村,运价也很高。一次,潘庆标将数吨的甘蔗收上来后,想联系车出货,哪知道突然下了10多天的雨,一些不能及时运出去的甘蔗最后全发霉了。现在,潘庆标一天轻轻松松跑完几个屯收货,然后一个电话,货车眨眼就到,运费也没有以前贵。

  修路干劲高

  “没有政府,这些路还真修不起来。最主要的原因是没钱。”做了多年村干部,李煌锦眼中的“农村修路史”,也是一部艰辛史。

  杨李村刚刚完工的1公里进村路原是一条泥巴路。从去年开始,在政府和交通部门的支持下,杨李村人才在原来的基础上一点点添加自己的“硬件”。修建这条1公里的通村路,政府补了15万元,村里出了两万元。今年,杨李村还加修了2公里的通屯路,上级部门拨了12万元水泥,再由集体经济补1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