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步区黄田镇黄田村陈屋自然村,村民成立养猪协会,并通过养猪协会带动家家户户养猪,该自然村的瘦肉型猪养殖逐步上规模、上档次,走上集约化、规模化的路子。目前,陈屋村每年有4000多头商品猪出栏,产值达到200多万元,猪存栏超过200头的养殖户就有十多户,每户年收入至少3万元。
近日,笔者前往陈屋自然村采访。
陈屋自然村是个只有50户农户的小村子,总人口210人,因住户主要以陈姓为主,故名陈屋。村党支部书记陈兴强告诉我们,这里的村民历来有养猪的习惯,但以前村民大多抱着小农意识,都是小打小闹,形不成规模,也谈不上专业发展,村民难以发家致富。村里自从成立了养猪协会以后,那就大大不一样了:首先,通过成立养猪协会,培育养猪大户,示范带动其他村民走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良种瘦肉型猪的路子,协会会员还担负着为农户进行相关的养殖知识的培训指导,还邀请具有一定饲养经验的人员口授手传,带领群众自制粮食饲料与市场饲料配比,大大降低了成本,喂养质量也得到提高;其次协会还帮助村民在猪苗的选育、繁殖、防疫、销售渠道、市场供应等各个环节全程把关、全程负责,减少了养殖风险;针对群众担心销路困难的疑虑,协会还专门培养了十多名经纪人常年在外跑市场,探信息,搞营销,村民不用担心猪卖不出去,而且价格还相对稳定或偏高。
协会的有效运作大大提高了农户的养殖积极性。 村支书陈兴强是一户养殖大户,也是该村养猪协会的“当家人”,三年来他家一直保持每年近1000头猪的饲养量,一年下来赚个五六万不成问题,兄弟叔伯看到他养猪赚钱,也纷纷加入了养猪这一行列。村民陈房辉、陈志明不约而同地告诉笔者:“现在咱村有了协会,群众养猪的猪苗由协会组织人员在外面调回来,养出的商品猪,由协会里面的人,统一组织调往广东,不愁卖,这就叫做产销一条龙。”
协会在带领村民发展养猪业的同时,充分发挥会员见识广、信息灵、头脑活的优势,带领陈屋村的村民积极发展种植业和劳务输出,拓宽收入渠道。目前全村每年的特色种植面积达200多亩(含复种),其中形成百亩连片种植莲藕基地,莴苣笋、菠菜等蔬菜种植100多亩,村民或外出务工、或经商、或搞运输的劳务输出人员有50多人,形成以养殖业、特色种植业、劳务输出为主导的“三驾马车”式的致富模式。2005年,该自然村人均纯收入达3200元,至今已有95%以上的农户住进了设计新颖,装修漂亮、豪华气派的水泥楼房。
今年以来,陈屋自然村被上级政府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消息让富裕起来的陈屋人大为欣喜,他们迅速行动,积极主动投入“三清四改、四建三化”之中,大力整顿村容村貌,“三清”即清垃圾、清理淤泥、清路障;“四改”包括改水、改厕、改厨、改圈;“四建”就是建沼气池等生态能源、建文体卫生设施、建庭院经济、建农村小型水利;“三化”主要是道路硬化、庭院净化、村庄绿化。拟筹资50万元,建设环村水泥村道2500米、筹建占地约200平方米的村民娱乐中心1座,配置好篮球场、文化活动室、老人俱乐部等;村里还成立了由各家代表组成的理事会,全权负责新农村建设的有关工作,做到村集体重大事项由理事会表决通过;还通过组建治安义务巡逻队,发动村民夜间义务巡逻,打击偷、抢、赌博、吸毒等违法行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营造一个管理有序、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良好生活生产环境。
图为该村百亩莲藕基地一角
责任编辑: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