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县】以基地建设搞活县域经济


    广西革命老区河池市东兰县以实施基地带动战略为切入口,大力发展山区特色经济,使富有东兰特色的板栗生产、中药种植、桑蚕生产和网箱养鱼凸现优势,从而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今年1至7月,实现财政收入4925万元,同比增长13.9%,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31534万元,同比增长10.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74.08元,同比增长10.31%。

    规模开发,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板栗生产。1999年,该县成立板栗开发生产办公室,先后在隘洞、切学、长江等6个乡镇建立万亩板栗开发示范场,并抽调114名大中专毕业生长期驻点指导农民种植板栗。经过几年努力,目前已建成县级板栗开发示范基地3个,乡级示范基地6个,重点村屯都有板栗种植重点户。通过这些示范基地的辐射引导,全县大规模的板栗生产取得成效,全县板栗种植面积猛增到22.6万亩,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板栗之乡。

    建立GAP药材基地,全力打造桂西北中药城。2004年以来,该县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药材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组织农民进行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为稳妥推进基地建设,该县指定县科技局牵头,对种植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岩黄莲进行人工栽培试验,获得成功。该县还与中山大学合作,引进“道地药材GAP开发技术”,以确保所种中草药有效成份的含量标准。为推广这项技术,该县建成猫豆GAP种植示范基地1200多亩、岩黄莲GAP种植示范基地200多亩,有力地带动了面上的推广工作。目前,全县规模种植猫豆2.5万亩、喜树8万亩,岩黄莲的种植也已初具规模。

    奖励扶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桑蚕业。在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政策指导下,该县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把桑蚕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来抓。根据不同乡镇的自然条件,该县统筹规划,把武篆、三石、东兰、长乐等乡镇列为桑蚕重点区,以点带面,建成23个200亩以上的示范点7765亩,占新增桑园的49%。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种桑养蚕积极性,该县采取奖励扶持措施,去年拿出近2万元对养蚕大户进行奖励,今年又按每亩100公斤桐麸的标准,扶持蚕农建立50亩以上连片开发示范点70多个,小蚕共育示范点140多个。据统计,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该县桑园面积已发展到2.2万亩,今年上半年蚕农人均实现增收400多元。

    典型示范,建立无公害网箱养鱼基地。为加大岩滩库区水面开发力度,写好水面文章,该县建立了东兰镇同拉网箱养鱼基地、长乐镇坡壕网箱养鱼基地和大同乡拦网鲢鱼养殖基地,通过项目带动、典型示范,引导库区群众大力发展库叉网箱养鱼和拦网养鱼,推广全生态鲢鱼养殖技术。目前,全县通过村民合股投资和个人承包等方式,已发展库汊拦网养鱼1. 5万亩,网箱养鱼2000多箱,预计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20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12%。其中无公害水产养鱼基地总面积达7144.6亩,年可生产无公害鲢鱼以及其他鱼类55.6万公斤,产值约340万元,仅此项,当地受益群众每年人均可增收100元左右。据悉,上述3个网箱养鱼基地已被确定为自治区级无公害鱼产品产地。

    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解决“栗农”、“药农”、“蚕农”后顾之忧,该县引入安徽华泰集团创办板栗食品公司、浙江花神集团兴建丝绸公司,并将河丰药业公司产权整体转让,迅速形成板栗加工、丝绸加工、中药材加工三大龙头产业,达到“以工带农、以工促农” 目标,使全县农业生产由“分散型”向“规模型”、“集约型”转变,农业产业化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完)

                                             责任编辑: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