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业县逻沙乡:驻村帮扶出实招 乡村振兴见实效

   逻沙乡有11个行政村,11名驻村第一书记、25名驻村工作队员扎根一线、履职尽责。驻村帮扶成为巩固逻沙乡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环。2021年以来,驻村工作队结合驻村实际情况,着力帮助基层和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促进了逻沙乡的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用心用情切实解决了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赢得了群众的欢迎和好评,驻村帮扶效果显著,加快了全乡乡村振兴的步伐。

  发挥驻村优势,筑牢织密疫情防控线。疫情爆发以来,疫情形势延宕反复,经济发展异常严峻复杂,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风险。驻村工作队冲在疫情最前线,坚守村屯阵地,以“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为总目标。驻村工作队迅速变身疫情防控“先锋队”队员。在疫情一线冲锋陷阵,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全面参与全员核酸筛查,协助村“两委”坚守防疫一线,用责任和担当诠释着驻村干部“驻村先驻心”的初心使命。在疫情防控后方阵地,携手相助温润村民的心田。在全员核酸筛查期间,驻村工作队主动穿上防护服协助医护采样人员做好检测取样工作,并用自己的车将当天错过本村核酸检测的村民接送至邻村参加检测,并主动承揽了传送检测样本的任务,有效筑牢疫情防线,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刘祖振为乐业县委县人民政府督查和绩效办县绩效评估中心主任,于2018年2月担任逻瓦村第一书记,2020年5月因父亲病重返回单位,7月份父亲因病逝世。2021年5月第二次担任逻瓦村第一书记。从脱贫攻坚战到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再到疫情防控狙击战,他真正属于“三大战役”的参与者,同时也是逻瓦村的“好把头”。在他的带领下,逻瓦村健康有序地向上发展。

  2022年2月6日,正当大家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欢聚的气氛中时,随着一道疫情防控命令,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打响。逻瓦村第一书记刘祖振闻令而动,及时装好行李,第一时间赶往逻沙乡人民政府参加疫情防控会议,参与到疫情防控的战“疫”中。其中妻子妻子田茜,为乐业县逻西乡卫生院护士,于2022年2月6日凌晨3点出发德保,作为最美逆行支援的“白衣天使”。当时夫妻两人都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家里2个小孩,一个15岁,仅剩一个学期就要参加中考了,女儿在今年1月11日刚刚满4岁,女儿的生日,父母都未能在其身旁陪伴,全家只能由74岁年迈的老岳母照顾。这只是驻村工作队抗疫的一个缩影,在疫情阻击战中,工作队员们“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担当精神一直都在为乡村振兴助力。

   激发驻村潜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驻村工作队来自不同的后援单位,掌握不同的资源,发展的渠道得以扩宽,对各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他们积极弘扬文秀精神,心系群众,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一线,坚持以党建为抓手,积极推动集体经济项目建设。逻沙乡由于地处偏远,经济发展滞后,集体经济薄弱。驻村工作队深知要发展,必须完善依靠党建引领。从而积极谋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想方设法谋出路,通过发展种植、养殖、项目入股、门面出租等多元化的形式,全方位狠抓村集体经济建设,在他们的戮力同心、精准把舵下,全乡11个行政村实现村集体经济7万元以上标准,总收入达到106.13万余元,3个村达到了10万以上,其中全达村达到19.04万元。从根本上破解了农村基层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问题,他们在基层党组织中成立攻坚力量,同时在产业发展上成了群众的“主心骨”,大大激发了群众干事创业热情,实现了“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跟”的乡村振兴的良好局面。

   杨振,系乐业县民政局干部,为逻沙乡仁龙村的第一书记。仁龙村作为逻沙乡最大的行政村,村集体的发展也是第一大难题,他作为村第一书记,积极向外学习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经验,根据本村特有的地方特色,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发展新路子,为村集体经济增收新增了渠道。仁龙村是逻沙乡唱灯文化的发祥地,唱灯文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仁龙村支部书记郭宏峰作为唱灯文化传承人,杨振想到了通过唱灯的影响力及村集体经济发展高度融合,大力推动地方特色产品的销售。2021年仁龙村把逻沙酸藠头作为试发展对象,在网上试销,通过微信、抖音、唱灯文化、村劳务公司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宣传,其效果显著,生产的100坛9000斤酸藠头,一个星期就断货了,全部销售空,其成本2万元,利润5万元。可观的利润,为村集体经济提供了好的收入来源。

   扛起驻村使命,多元化撬动产业发展。驻村工作队践行初心使命,扛起乡村振兴大梁,一心扑在产业发展的工作上,多元化撬动了逻沙乡的产业发展。他们根据逻沙乡地处海拔高、气温适宜、湿度良好等优势特点,锚定产业发展方向。一是发展高山特色油茶。整合连片土地集中建设8000多亩油茶产业园,脱贫户通过“基础股、自筹资金入股、基础股+管护入股、基础股+自筹资金+管护费入股、土地入股”等多样化入股模式,确保脱贫户收益占比至少50%,最高可达94.2%,受益期为15年;同时通过“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方式让脱贫户参与产业建设管理和受益,保障脱贫户有长期、持续、稳定的产业收入。二是大力发展“维C大王”刺梨种植。由于环境多以石山地区为主,结合刺梨生长习性及村的环境特点,驻村工作队以发展“一村一品”为契机,充分利用石山地种植刺梨,将不起眼的“野果果”,变成了农户的“黄金果”。三是构建桑蚕产业链。驻村工作队在种桑养蚕方面做文章,通过土地流转的模式,政府统筹规划、搬迁户参与种植,让搬迁户自主经营。如今,225亩桑叶园覆盖安置小区99户脱贫户447名脱贫群众。同时为了优化产业链条,利用安置小区剩余地作为蚕房用地,建设蚕房6间2220平方米,有21户搬迁群众自主发展种桑养蚕项目,78户委托经营管理,解决了种桑养蚕整套完整产业链。通过政府引进“高产、高质、高效”的种桑养蚕技术,集中培训种桑养蚕户,每亩每年能产生1万元左右的收益。四是大力发展高山有机蔬菜。以乐业县高质量“13510+N”工作思路为方向,瞄准现有市场趋势,引进百色盛隆农业有限公司投资2500万元投资在逻沙乡山洲村建设高山蔬菜产业示范基地。2022年5月,占地1000亩的基地一期工程顺利建成,主要以种植70菜心、小白菜、银丝王等叶菜类蔬菜和萝卜、豇豆等蔬菜品种为主,基地通过“公司带能人、能人带农户”的“双带动”效应,主要以“企业+农户”联合经营、农户反包基地管护和保价回收三种模式进行运作。带动900余户群众自主发展种植高山蔬菜4500亩,年户均增收5000余元带动周边12000人次/年就近就业(其中脱贫户286户876人,监测户32户57人),发挥企业带农益农作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赵阳,为中广核派驻逻沙乡全达村第一书记。他自费购买花种,前期在全达村道路两旁种下格桑花,引起了激烈的反响,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后面中广核驻村的陆森受到启发,以风电产业帮扶项目为抓手,提升全域旅游品质,打造“风车花海”项目,种植格桑花1000亩,通过以花为媒带动多方发展。一是筑巢养蜂发展“空中产业”。充分利用1000亩格桑花作为蜜源,招蜂引蝶发展养蜂产业。起初,由全达村支书腾德交实施“筑巢引蜂”初步计划,在花海周围山脚下安放20个蜂箱。一个花期下来平均每个蜂箱酿造蜂蜜10斤,收入1000元左右,总收入达到2万元。在养蜂技术达到成熟以后,腾德交将自己的养蜂经验在全村进行宣传,鼓励农户养蜂。经过多方号召,全达村群众参与养殖的有20余户,蜂箱达1300余箱。通过养蜂产业,村民们找到致富的门路,真正让日子“甜”起来。二是打造“风车花海”名片。通过1000多么亩的格桑花海与风车的完美结合打造“风车花海”网红打卡点。每逢格桑花盛开之际,游客络绎不绝到全达村观赏“风车花海”景观。在游客的宣传下,“风车花海”热度不断,同时政府通过完善景点的基础设施、建立规范的旅游景点制度,良好引导与宣传,目前景点已初步形成规模化,游客量逐年上升,切实带动了周边居民经济收益。

  逻沙乡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399户9692人,贫困发生率为52%,人均收入1175元;2020年脱贫2174户9419人,实现全乡贫困人口如期全部摘帽;经过驻村工作队的帮扶,群众的日子越来越甜,驻村工作队实力谱写了乡村振兴新篇章,逻沙乡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突破14405.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