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县】农业出了名工业赶上来 发展经济巧打“组合拳”


    本报讯(通讯员徐平)近年来,恭城瑶族自治县在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提升生态农业质量的同时,以工业园区为平台,突出优势,狠抓招商引资,巧打经济发展“组合拳”,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群众的增产增收,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跳出农业抓农业,更换理念经营农业

  恭城瑶族自治县人口28万,其中农业人口达24万,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上世纪90年代初,该县开始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生态农业发展路子,大力进行沼气池建设,全县共建沼气池5.66万座,入户率达88%,沼气入户率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并创造了以沼气为纽带的“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引领群众走上富裕路。2002年,该县又提出了“跳出农业抓农业,用工业理念经营农业”的农业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生态农业质量,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到2005年,全县月柿、柑橙、沙田柚、红花桃等四类水果种植面积达37.5万亩,总产量达46.2万吨,实施无公害标准化水果生产32万亩,形成了广西最大的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人均有果面积、人均水果产量、人均水果收入均为广西第一。在加快产业化的同时,该县通过召开推介会、建立销售专店等方式拓宽流通渠道,水果销售从东盟市场和华南市场向北方市场拓展。2005年,该县有40%的椪柑销往北京、哈尔滨、石家庄等北方大中城市及俄罗斯等国。销售渠道的不断拓展,带动了水果价格的提高,去冬今春,该县水果平均价格达2.2元/公斤,销售额达11.67亿元。

  群众收入增加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该县按照富裕、生态、民主、文明、和谐的要求,找准发展生态农业与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切入点,引导农民在广西率先实施了“富裕生态家园”工程,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极大地改善了农民人居环境,并为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005年12月,该县红岩新村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突出特色攻工业

  由于恭城区位优势不明显,长期以来处于一种“工业腿短”的尴尬格局。随着农业税减免政策的出台,恭城人开始重新审度县域经济中的工业角色,并作出了“在继续巩固提高生态农业的基础上,主攻工业”的重大决策,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欲引凤凰来,先栽梧桐树。为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者的眼光,恭城在不断改善投资软环境的同时,积极完善硬件建设,从2002年开始,投入近4亿元建立了茶东、燕新两个特色工业园区。恭城响当当的生态品牌和舒适的投资环境,使大批投资商纷至沓来,到2005年底,园区引进包括汇源集团在内的企业35家,产值突破2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总量的30%。

  如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工业,是该县面临的一大课题。恭城一大优势是水果产业规模大,二是铅锌等有色金属蕴藏量大。经过深思熟虑,该县把以铅锌矿精细加工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和以柑橙月柿深加工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作为重点发展的两大特色产业。先后引进了北京汇源集团、大连汇坤集团等知名水果深加工企业,河北裕丰集团等畜牧养殖加工企业,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同时引进广银公司、新源钽业公司、翊龙傲锌化公司、合力氧化锌公司,形成矿产品精细加工的产业链。“十五”期末,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产值实现4.02亿元,比2004年增长87.7%,实现税收2868万元,比2004年增长77.95%,其中分别有两家公司产值超亿元和税收超千万元;食品饮料行业产值也突破1亿元,两大行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量的80%。恭城的工业正在发生喜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