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川县石家乡:巧用“四字诀”赋能,打造文明和谐新家园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富川瑶族自治县石家乡通过巧用“四字诀”赋能,走出一条符合发展特点的有效方式,不断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着眼“魂”。石家乡以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强化资源整合和功能融合,打造“1+8+N”平台(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N个文明实践基地。)由党支部书记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长,聚集上百名基层党员履职尽责。通过在红色教育基地、文化长廊等文明实践基地,开展宣讲和趣味活动的形式,让文明实践基地逐渐成为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宣传的“桥头堡”、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志愿服务队深入各村弘扬家风家训、移风易俗,抵制大办酒席、天价彩礼,推进全乡文明健康生活新风尚。疫情防控期间,在市场、疫苗接种点等人群集中的地方设党员先锋志愿岗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同时,也不断提升基层党建服务“温度”,让基层党建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同频共振。

  着眼“实”。春耕时期,石枧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员带头背上锄头、铲子清理重要河道。示范带动16个村小组超过100名在家村民无偿参与到清理水渠备战春耕大工程中,累计清理沟渠5公里,成效显著,全乡各村掀起“水利大会战”热潮。“文明实践+产业发展”的思路,让春烤烟、早稻等作物“水脉畅通”。冬季,曹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向挂村后盾单位广西中烟以及社会好心人士争取到棉拖9000双,暖身更暖心。每年九月初九等其他传统节日,石家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都会组织各类群体到曹里村委五保村开展公益活动,陪老人唠嗑,为老人理发、体检、送温暖,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石家乡地处两省交界处,情况复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将区域内最突出、最敏感的问题作为开展文明实践的导向,今年已完成纠纷调解35起,解决群众矛盾、促进石家和谐。通过各项取得实际成效的做法,极大的提升了群众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积极性。

  着眼“推”。石家乡党委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潘荣辉在机场捡到他人贵重物品,及时将物品拿到失物招领处并联系上失主,失主远在千里之外发来感谢视频及送上锦旗;黄竹村外出务工党员沈洪现在外参与重大火灾抢险,保住了价值六十余万元的松香成品与二十余吨松节油原料,并在公交车司机岗位上,两次救下起火的车辆,受到粤桂两省媒体大加宣传。石家乡副乡长林丽春下村办公路上,遇见两名走失的小孩,驾车将小孩送回家中……好的榜样,是最好的引导。石家乡将营造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作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举措。每年推选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人员登上善行义举榜,并通过召开先进典型、道德模范专题宣讲和张贴海报的等形式大加宣传,引导和鼓舞党员干部向榜样看齐,建功立业共同建设文明石家。

  着眼“新”。为构筑“全乡覆盖、出门可及、群众便利”的文明实践阵地,石家乡以新的举措打破部门壁垒。动员单位、村委的党员干部、人大代表、驻村工作队员、群众等各类群体组成石家乡志愿者团队,共招募到志愿者860名。采取群众点单、文明实践站(所)派单,志愿者接单的形式,完成疫情防控期间劝返龙湾村传统节日二月八农具节赶集人员、年轻党员为年迈的“白话党员”讲述党的百年光辉历史、将办事窗口“搬到”群众家中办理业务、清理重要路段沉积淤泥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以石家乡志愿服务队为统领、各类志愿人群争相参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体系。今年截至4月底,石家乡志愿服务队已完成累计1800小时志愿服务。此外,石家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农村文化教育工作作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突破口,鼓励、引导村委成立助学基金理事会,泽源村、石枧村等各村筹集多种款项,对优秀学子进行表彰鼓励,营造“言传、重教、爱教、助教”的乡风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