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就业帮扶 助推土瑶聚居区 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土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我市平桂区鹅塘镇明梅、槽碓、大明和沙田镇狮东、新民、金竹6个行政村,总人口约8500人。近年来,我们围绕“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要求,举全市之力攻克贫困堡垒,2020年土瑶聚居区实现了全部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清零。迈上“十四五”新征程,我市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根本,积极探索乡村振兴衔接路径,大力实施就业帮扶,增强脱贫稳定性,助力土瑶聚居区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一、坚持平稳过渡,保持帮扶力量助发展

  保持扶持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牢牢守住土瑶聚居区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完善帮扶机制。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按照中央“四个不摘”要求,率先以土瑶村为试点,建立“七步法”防贫预警干预机制,继续紧盯6个土瑶聚居村、6414名脱贫人口产业就业收入情况,形成相对成熟的“精准识别、帮扶干预、取消监测”防贫监测闭环体系,将工作重心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对相对贫困的治理,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乡村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优先给予集中支持,确保土瑶群众在乡村振兴中不掉队。二是延续政策支持。分别出台《贺州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平桂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3)》和《贺州市平桂区土瑶聚居区巩固脱贫成果暨乡村振兴实施规划(2021—2025年)》,按照“一年脱贫巩固、二年振兴过渡,三年振兴同步,四年振兴致富,五年完成既定任务”目标,大力构建“三链一区”产业格局,积极打造具有土瑶元素的“土瑶春”“土瑶红”“土瑶黑”等产业品牌,不断增强“产业+企业(扶贫车间)+村集体+农户(贫困户)”的利益联结,带动土瑶群众就近就地就业。三是整合资源力量。与发改、财政、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协同联动、共向发力,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争取各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3297万元,做大做强振兴产业,建设生态宜居瑶寨;每个土瑶村继续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实施“情系土瑶人才回归”计划,定向招聘土瑶事业编制干部9人充实到乡村振兴工作队伍中,招募防贫监测信息员和“四项目”服务人员到土瑶村工作;与广西社会科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分别建立研究基地;引导碳酸钙企业等民营企业家结对帮扶挂任脱贫村“荣誉村主任”,通过开发土瑶民俗风情区、参与消费“带货”、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为土瑶群众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二、坚持扩面提质,拓宽就业渠道稳增收

  坚持量质并重,提高就业帮扶水平,推动土瑶脱贫人口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一是搭建平台转移一批。深化粤桂劳务协作,持续组织劳务输出,通过“点对点”服务输送平桂区3批8车86名脱贫劳动力赴粤返岗务工,实现土瑶脱贫劳动力累计外出务工就业3500人,其中在广东稳定就业589人。优化公共就业服务,抓住东融先行机遇,在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区设立就业服务办公室,组织园区企业深入乡镇、土瑶村、安置点举办专场招聘会,积极为土瑶群众搭建就业平台;瞄准黄金珠宝产业需求精准开发就业岗位,支持鼓励土瑶学子就读中职学习黄金珠宝技术,实现毕业即就业。强化搬迁后续帮扶,在土瑶集中搬迁安置点附近建设人力资源市场,“面对面”帮助土瑶搬迁群众就业。目前,294户土瑶搬迁户均签订了后续就业创业协议,846人已顺利实现就业。二是依托车间吸纳一批。通过实施“秀美槽碓,幸福土瑶家”文旅宜居区、新民村集体经济茶园观光体验区、狮东村大冲老寨土瑶生活馆、明梅顶自然风景区等文旅农旅项目,继续发展认定一批具有土瑶风情的乡村文旅型就业帮扶车间,延续就业帮扶车间各项优惠政策,大力支持村集体与企业合作建设全链式产业帮扶车间,鼓励更多土瑶群众参与和发展黑茶、竹编、瑶绣等特色产业,带动158名土瑶劳动力就业,实现土瑶群众户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让各类市场主体在土瑶村生根发芽。三是开发岗位安置一批。针对土瑶地区经济发展转型需求,积极在文旅农旅项目公共服务地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重点开发道路维护、保洁环卫、公共事务协理等乡村公益性岗位216个,解决39名无法外出务工的土瑶脱贫劳动力就业难题,充分发挥乡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作用。

  三、坚持目标导向,实施技能培训促就业

  以促进就业为目标,不断提升土瑶群众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地制宜培养乡村振兴需要的高素质农民。一是下沉培训送技术。充分结合土瑶产业、文化特点,实行服务前移、培训下沉,将竹篾编织、黑茶种养、大棚蔬菜种植、桃树种植等各类培训班送到群众家门口,目前共举办培训班14期,参训脱贫劳动力359人次,着力激发土瑶群众致富内生动力。二是异地培训强本领。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服饰”传统文化,组织55名土瑶“绣娘”到外地参加瑶绣培训;利用粤桂结对帮扶培训资源,组织平桂区156名脱贫劳动力到贺州职业学院参加粤菜师傅集中培训(其中土瑶脱贫劳动力5名),着力培育瑶乡技能人才。三是在岗培训提技能。在土瑶村、安置点附近的天洲茶叶有限公司、超群实业有限公司等107家企业及帮扶车间开展“以工代训”,在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企业实施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培训土瑶脱贫劳动力140多人,帮助他们尽快掌握岗位专业技能适应生产需求,着力将脱贫劳动力稳在企业稳在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