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业:探寻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精神

  距离乐业县城46公里,幼平乡政府的西北面,坐落着一个叫陇那的村子。她不似别的村子,她独有她的韵味。因为在她的成长历程中,承载着峥嵘岁月里一段关于乐业革命的红色印记。

  苍穹下的陇那村,身处群山环绕中,依附着大山而居,开辟出“千”顷梯田,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陇那人。也许,每一顷的良田上,记录着一段发生在陇那的红色故事,一层又一层,一直延伸到村子里去。

  据乐业党史记载,1932年10月,中共黔桂边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战略工作,经认真分析贵州与乐业的形势利弊,决定采取抓好当地实力派人物统战工作的措施,将中共黔桂边委员会转移到乐业继续开展工作。1932年冬,黄举平、黄伯尧、牙永平、牙美元、韦国英等分别来做幼朗陇那局董兼护商大队大队长罗川源的统战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做通了罗川源的工作,他同意支持革命、掩护红军。1933年1月,黄伯尧率领中共黔桂边委员会的委员们和红军六十三团三营营长李天心、连长黄金声等50个人转移到陇那,将中共黔桂边委员会设在罗川源家。2月6日,牙永平率红军60人到陇那。4月,韦国英、韦明日率红军30多人到陇那会合。至此,中共黔桂边委员会完成了从天峨林佑屯到乐业陇那屯战略性转移,开辟了新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成为了新的红色政权的指挥部。

  沿着村道走进村子,再徒步一段崎岖山路,穿过一片茂密的山林,此刻眼前豁然开朗。这里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黔桂边革命委员会驻扎地。

  眼前的这一块块青石板,不知记录多少先烈的足迹,经过岁月的年轮,如今被打磨得如此光滑。艰苦的岁月里,没有钢筋混凝土,但人工建起的石墙、石阶,如今仍旧稳固安如山。从外观看,和平日里我们看到具有年代感的石墙、石阶没有什么特别的。

  沿着石阶逐级而上,行至中间的空地,在石墙的另一面,你会发现这样一个四方形的洞,愈往外洞愈小,正好可以放置一支枪杆。没错,这就是伪装好的伏击口,这就是革命时期先烈们的睿智之处。

  爬过石阶,此刻这个红色根据地的全貌尽收眼底。几棵寂寥的绿树,几堵堆砌的石墙,一间简陋的屋舍,一地贫瘠的土地······留下的点点滴滴,无处不在告诉着我们当时条件的艰苦。然而却是在这样的条件,革命先辈们仍旧播种下了一粒粒的革命火种。

  这,是当时革命先辈用过的水缸,常言道:“水是生命之源。”从残存的遗迹不难看出,正是这口水缸里的水,给予革命先辈们生命的源泉,给予了革命无穷的力量。缸壁外部的雕花,不仅是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体现,也表现出革命先辈始终在艰苦环境中,保持着积极向上、乐观其成的态度。

  这堵残存下来的半壁斑驳土墙,不知经受住了多少风吹雨打,至今仍旧屹立不倒,犹如革命精神一般,不折不挠,永垂不朽。它,何尝不是那个革命岁月里的见证者、参与者、记录者。

  似乎每一个有意义的地方,都有一棵有故事的大树。看,这里也有一棵葱茏的大榕树。今天,让我们跟随着罗老一起走进它,去听听关于他们的红色故事。

  他,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罗老,名叫罗兰凤,是一名80余岁的耄耋老人。他告诉我们,他的父亲也参加了在乐业时期的革命斗争,他从小就是在红色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此刻,罗老半个身钻在的洞里,这里就是大榕树坚守的秘密——一个革命时期地道的出口。

  常听人们说:“看到石树开花实属奇迹。”我们估摸着没有这样的荣幸。如今,却让我们在红色根据地旁,有幸看到石上生树,也是三生有幸。对,这就是中国革命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革命传统、顽强斗争作风,亦能滴水穿石,取得革命的全面胜利。

  从高处往下看,这不大红色根据地,它虽小隐在山林,但却与群众保持着鱼水关系,感慨革命先辈们智慧结晶的真实写照。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毛主席于1935年10月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是的,在这首诗中不仅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也书写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正是这样的长征精神,勉励着每一代人继续着他们时代里的“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