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州县】东合村农顿屯:文明乡风扑面来


 

龙州县出城约13公里,公路右侧有一漂亮村屯。这里,56户人家全部建有小洋楼,宽阔的绕屯水泥路连接各户,还有停车场、水塔、灯光球场、文化楼等设施。这就是龙州县龙州镇东合村农顿屯。

4月下旬,记者来到这个有着“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和“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等多个荣誉称号、去年人均收入达到3600元的小康屯采访,深深感受到该屯近年来以培养“五星户”为切入点、实施“以德治村”的做法取得了巨大成效。记者走农家、下田头、漫步村道,听说了一个个闪耀着文明之光的故事。

九旬老人“丢”锄头

今年3月的一天,91岁的林兆相老人“丢”过一回东西:他用了多年的一把锄头不见了。

老人的锄头是被孙媳妇黄春梅藏起来了。

林兆相老人随70多岁的大儿子一家生活,全家9口人,是“五世同堂”。这些年,该屯生产发展得好,既种甘蔗,又种西瓜、木薯、黄瓜、草莓等作物,家家户户忙得很。林家光甘蔗就种了四五十亩,砍蔗、捆蔗、锄草等农事不少。勤劳的林兆相老人总喜欢早早起来,带上锄头到地里干这干那。40多岁的黄春梅掌管“家政”,不愿老寿星这样吃苦,便“耍”了个小手腕。

孙媳妇的孝顺和体贴并未让老人满意。黄春梅和家人发现,老人被“剥夺”劳动权后,好几天不开心。于是,大家商定,采取折中办法,允许老人参与野外生产活动,但只限于喂放家中两条水牛,该工作较轻松。面对“群众意见”,老人只好接受。记者采访时,刚巧碰到这位牙不落背不驼、看似70多岁的耄耋老人,精神振奋地赶牛外出呢!

“独女户”少生致富快

农顿屯婚育风气好。屯党支书林体忠说,全屯外地小伙来“倒插门”的有两户,只生一个女孩、不打算再生的,也有两户人家。

婚育新观念是如何形成的?记者采访了村民邓远飘。这位30出头的年轻人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生男生女都一样。”他告诉记者,女儿今年满10岁了,按政策规定,几年前就可生第二胎,但他和妻子何小莲已做了不生二胎的决定。他认为,少生一个,家庭经济就容易搞好。邓远飘说,他女儿生下后,夫妇二人不得不安排一人专带小孩。由于家庭没什么积蓄,加之缺了一半劳力,日子过得不如乡亲们。

2001年邓家建楼房时,靠贷款3万多元才开了工。女儿长到四五岁时,他们夫妻得以双双投身农业生产了,家里的经济便迅速实现腾飞。以2005/2006年榨季为例,这个3口之家生产的甘蔗达到了100多吨,超过该屯的平均水平。邓远飘透露,目前他家不仅还完了银行的贷款,还存款好几万元。“要是生了二胎,添个新包袱,能这么快翻身吗?”他感慨地说。

自强独立从娃娃抓起

记者听说了农顿屯小孩成长的一个变化:以前,壮家子弟到东合村小学读书开始接触普通话,到县城上初中、高中,才有机会学白话。建新村后,这一历史得到了改写。如今,该屯三四岁的娃娃就可用普通话、白话跟外人交谈,这是怎么回事?26岁的村民林江海向记者讲清了个中原委。他说,他两年前就将3岁的儿子林佳隆送到县城附近的龙北农场幼儿园寄宿了。

这样做,一来为了在文化知识方面给儿子打个好基础,二来可以锻炼小孩的独立意识。经过两年多的训练,他原本很“皮”的儿子进步很快。刚离开父母时,小家伙又哭又闹,现在,他已习惯了每两个星期回家一次的生活。他每周往返幼儿园,坐的都是园里的班车,无需大人接送。他还学会了洗脸、刷牙、洗澡,上厕所也不用父母帮忙。此外,这个喜欢用普通话唱歌和读课文、被本屯人戏称为“龙州仔”的小孩不怯生,比较合群。林江海说,该屯共有七八个小孩在龙北、北耀两个农场的幼儿园寄宿,“每年每人要花1000多元。如果不是经济发展了,成了小康村,哪来这样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