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东县:乡村“颜值”“内涵”兼备

  田东县祥周镇模范村鸟瞰。周金鹏/摄

  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一时美”到“持续美”,田东县在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中,紧紧抓住“形、实、魂”做好文章。目前,2017年启动的10个乡镇特色街区一批示范点建设基本完成,一个个美丽宜居新村跃然而出,呈现出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新气象。

  “规划是前提也是基础。”百色市委常委、田东县委书记刘明国介绍,在实施特色街道三年提升计划之前,田东首先完成全县161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确定各村庄特色风貌建设类型模式,然后进一步完善道路硬化、广场建设、排污管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对街区房屋进行外立面改造,使之整洁靓丽,形成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集镇建成区。“针对越来越多农村新建房外立面不统一、环境脏乱等现象,县主要领导亲自审核把关乡镇风貌改造规划蓝图。”县委书记、县长先后4次组织开展集中参观考评,通过交流学习、观摩评比、绩效激励等方式,总结评优,推广经验,不断提升整体水平。

  真金白银投入是实实在在的。3年来,田东共投入9000多万元,完成10个乡镇集镇改造民房外立面13万平方米,道路硬化6.5万平方米,广场改造2.5万平方米,所有村屯垃圾处理率达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3.34%。同时,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杠杆作用,先后撬动12.12亿元社会资本参与乡村风貌提升和产旅发展,集中投入实施85个产旅融合及特色种养项目,形成了38个产业融合发展基地项目。

  如何丰富宜居乡村“内涵”?田东注重挖掘乡村生态和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把乡村旅游、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作为支撑,按照“一镇一特色、一村一亮点”的思路,结合各自文化特色,抓好新时代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赋予乡村风貌改造之“魂”,逐步建成祥周镇“古镇新城”、印茶镇“红色故里”、思林镇“嘹歌之乡”等各具特色的集镇区示范点,串点成线完成10个乡镇镇区沿线村庄1344栋房屋立面改造,建设右江河谷交通沿线特色风貌示范带、北部和南部乡镇的地质奇观以及田园风光示范带“一线两面”的示范带,形成各具特色的村庄文化名片。

  “依托辖区龙潭灵湖,我们开发特色旅游时,同步规模发展香蕉和火龙果等产业,为产旅融合发展打了下坚实基础。去年,全村旅游收入已由最初的32万元提高至84万元,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该县祥周镇模范村村支书陆瑶倩对记者说。

  让美丽宜居乡村持续焕发活力,田东突出管建并举。首先,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加强批后监管,管控农村住宅地和建设风貌。其次,建立县、乡、村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公共设施管护等长效机制,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护,完善镇村巡查、县执法的“两违”巡查管控机制,推动乡村风貌治理制度化、长效化。同时,推动各村制定村规民约,强化村民理事会民主自治、民主决策,参与乡村风貌治理,搭建群众建设、群众管理、群众智慧的共建平台,巩固乡村风貌治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