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安县】丹阳村:天下商情一线牵


——丹阳村依靠“信息化”建设新农村纪实

    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乡丹阳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令人羡慕。

    在这里,宽敞、典雅漂亮的农家小楼,一幢连着一幢。那幢造价600多万元被称为“都安的布达拉宫”楼房,更显出丹阳人的气派。家中摆着时兴的家具在这里已很苹常,一些人家还铺看彩色地毯。

    这个共有997户4271口人的村庄,人均年纯收入3200元,拥有各类汽车150辆,其中小轿车16辆,摩托车600多辆。

    村里接通了国际互联网,使全村驶上信息高速公路。“鼠标一点,生意在手中!”真可谓天下商情一线牵!上网谈生意,成了丹阳人关注的话题。

    这情景,如果出现在沿海发达地区,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出现在历史上贫穷落后的“国家级特困县”里,就不能不令人惊叹了。

    丹阳村耕地面积少,资源贫乏,丹阳人过去认为这是贫困难以改变的原因。1984年以前,丹阳人均有粮100多公斤,人均年纯收入仅200元。“锄头翻翻,妻子身边”是丹阳人世世代代只知躬耕陇亩,过着安贫闭塞生活的真实写照。

    改革开放以来,在商品经济大潮的推动下,丹阳人坐不住了。1984年,该村伏堆屯的韦昌英、韦昌荣两兄弟率先兴办了编织加工厂,不久便成为该村的编织大老板。兄弟俩凭着自己的聪明,不依赖外贸部门当“红娘”,打通国际销售渠道,把他们的藤编工艺品打人西欧各国,成为村里的“首富”。

    率先富裕起来的韦昌英、韦昌荣不忘带领全村共奔致富路。在他们的带动下,全村95%的农户从事藤篮编织,不少编织户成了万元户脱了贫。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丹阳村民委确立走编织兴村的经济发展战略,引导村民走集约化产业化经营道路。全村建立了11家编织公司(工厂),以龙头大户带动行业发展,促使行业从小手工作坊过渡到机械工业化经营生产方式,也形成了“市场+公司+农户”的新模式。与此同时,村里对农民进行编织技术电化教育,聘请自治区、市、县科技人员定期举办科技培训班,通过集中授课、现场示范等不同形式向农民传播编织新技术。为了跟上“知识经济”的时代步伐,1999年,编织大户韦昌英、韦昌荣购置了电脑,率先接通国际互联网。政府部门还派出专家深入指导培训,使他们学会了查找资料、收发邮件、设计图纸、编制生产经营管理程序,逐一把“菜鸟”级别练成了电脑高手。这年,英国客商詹尼格兰女士第一个从网上“走进”了丹阳,直接签下编织订单15万元。

    尝到了“信息化”的甜头后,村民们买回了26台电脑,建立了13个网站主页,创建编织热线网站,把编织及特色经济实行网上展销。“网络一开通,商务在手中!”编织户一上网,便了解世界各地商情,根据外国人的生活、习俗、用品等需求,不断调整、翻新编织工艺品。如今品种多样、小巧玲珑的竹、藤、草、芒、树叶、木条、树茎、树皮、禾草为原料的编织工艺品,源源不断地远销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全村编织出口额达4000多万元,依靠电子商务创造出口占经营总额的80%以上,同时,以该村电子商务为中心的编织市场,已辐射周边13个行政村,吸纳了12万多人的编织大军。(周尚轩 蒙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