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创新旅游模式促增收

  近日,融水苗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在融水群众心里,这一荣誉对于该局来说当之无愧:2016—2020年,该县通过旅游产业脱贫2.9万人,占全县脱贫人数的25%,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大苗山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2016年以来,融水探索实践出“易地搬迁旅游惠民”“百节驱动文化富民”“电商植入智慧便民”的旅游模式,走出了一条可示范、可推广、可借鉴的少数民族地区全域旅游发展之路。近年来,该县先后荣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等称号。“融水旅游扶贫模式五大模式”入选“2020年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风云榜”十大旅游扶贫典型案例。

  梦呜苗寨正是把易地扶贫搬迁和旅游扶贫相结合的典型例子。搬迁群众白天在景区从事工程维护、绿化保洁、田园管理、民俗表演等工作岗位获得稳定的工资收入。“我和妻子在这里上班很愉快,每个月收入有6000元。”3月23日,从杆洞乡锦洞村搬迁到梦呜苗寨的余文加说。

  融水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引入国家人社部博士后科技服务团,打造广西民族传统工艺人才孵化中心,利用苗族传统刺绣、银饰、蜡染等非遗基地对村民进行技艺培训,帮助7697名脱贫群众就业。电商服务中心以文创形式将非遗文化变为旅游商品,实现旅游商品销售额717万元。

  2016年以来,融水建设了广西首条旅游扶贫高速公路,通过增设高铁无轨站、旅游专线、旅游客运班车、共享汽车、共享单车等多种旅游交通方式,实现景城互联互通。建成融水旅游大数据中心,开发“一部手机游融水”APP,实现全域旅游智慧化。至今,融水成功创建5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县2.9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旅游产业实现脱贫致富。2019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87.85万人次,是2016年的两倍,实现旅游总收入104.3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