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富川瑶族自治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要求,聚焦国家“两不愁、三保障”和自治区脱贫指标,通过积极创新机制,实现了从国家贫困县到富裕美丽之川的目标。
创新“三扶一帮”机制,围绕产业增收,解决“两不愁”难题
一是强化技术扶持。引进优质品种,强化技能培训,育能人,传经验,有效解决农产品品质问题。2020年全县累计培训贫困村致富带头人307人次,培训水果类生产经营型农民、蔬菜类生产经营型农民、专业技能型农民等新型职业农民近2000人次。
二是强化资金扶持。发挥小额信贷、实行苗木奖补,产业发展以奖代补等政策作用,提高群众动力,有效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截至2020年底,全县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6560户(含续贷),贷款金额3.1047亿元;培育脐橙苗74.5万株,为贫困群众供应优良苗木,并给予每株1.5元的奖补。
三是强化政策扶持。加大投入,按照“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模式,为特色产业规模化、科技化、机械化生产夯实基础。加强土地流转,扩大产业规模,发挥产业示范带动作用,助力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截至2020年底,全县有40万亩以上的流转土地,共建设了134个各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
四是帮助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用好“农业经纪人”,借助“龙头企业力”,搭好“电商平台”,帮助贫困群众农产品销售夸地域、扩路子,实现增收增益。
通过“三扶一帮”模式发展扶贫产业,目前富川发展种植各类水果40多万亩、蔬菜35万亩、优质稻39万亩,达到“人均1亩果,人均1亩菜,人均1亩粮”实现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创新四项责任机制,围绕“四大战役”,解决民生保障难题
一是实行“五包一”工作机制。聚焦住房保障因户施策,创新“五包一”工作机制,即“村工作组长、第一书记或工作队员、村干部、帮扶人、1名县住建局干部共5人包一户C级或D级房屋进度和入住”,助推危房改造进度,全力修缮重建C、D级农户危旧房,每年确保危房改造与易地搬迁两条腿协调走路,解决住房保障问题。
二是实行“八包一”工作机制。聚焦教育保障精准施策,通过创新“八包一”工作机制,即“乡镇负责控辍保学的书记或镇长、后盾单位主要领导、学校校长、村工作组长、第一书记或工作队员、村干部、帮扶人、1名老师共8人包劝返一名辍学学生”,每年确保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生资助不遗不漏、应助尽助、不落一人。
三是实行 “一竿子到底”工作机制。聚焦医疗保障因人施策,加大托底医疗保障政策的落实力度,全采取政府投入和社会帮扶、个人参与相结合,每年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个人实际报销比例、门诊特殊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个人实际报销比例分别达到90%、80%。全面落实农村贫困人口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健康扶贫政策。
四是创新“清洁水源”工作机制。把“清洁水源”与“河长制”相结合,深化推进“饮水安全”战役,全面开展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指标排查,统筹解决季节性缺水、饮水不稳定、易反复、水质保障程度低等问题,确保饮水安全指标全部达标,巩固饮水安全战役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