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北县:“六动模式”推动“稳定脱贫”迈向“乡村振兴”

  自实施脱贫攻坚以来,浦北县坚持党建引领,切实整合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力量,通过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联动”和社会、经济、生态“三效融合”,不断强化群众增收致富等经济建设措施,建立健全了群众获得感强、成果明显、具有可持续性的“六动模式”,有效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实现脱贫户“稳定脱贫”,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党建领动。建立健全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多部门联动推进工作机制,引领“资源下沉”和“人才回流”,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扎实推进党支部建在自然村上,全县共设置行政村党委14个、党总支部208个、自然村党支部521个。探索延伸层级联动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机制,有效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随着党组织“触角”的不断延伸、不断强化,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前沿阵地愈发牢固。

  产业联动。以争创环五皇山田园综合体为抓手,结合万亩有机茶园、万亩红椎菌、万亩荔枝、万亩黄皮、万亩番石榴等产业,围绕吃、住、游、购、娱五个方面,不断丰富乡村发展业态,高标准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美丽村屯”示范带。其中,在学塘、那新、良江3个“十三五”贫困村和清湖、良田2个“十二五”贫困村,一条由五星级、四星级乡村旅游区连接的乡村振兴“星级示范带”逐步成型。白石水镇良田村、北通镇那新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就业驱动。围绕“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建立健全县、镇(街道)、村、企业“四级联动”和全员包抓机制。特别是2020年以来,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按照“能外尽外、能内则内、能产则产、能兜全兜”的工作思路,强化多措并举引导帮助外出就业、推动就业扶贫车间提质增效、依托产业基地成为产业工人、发挥好公益性岗位托底作用的“四道防线”,实现贫困劳动力(除特殊原因外)百分百稳岗就业。其中,累计开发各种扶贫公益性岗位近3000个,按日用工非固定性村级扶贫公益性岗位吸纳2600多人参与村级公益性事业建设。

  项目推动。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通过“摸底储备一批、向上争取解决一批、自行解决一批”,建立项目建设协调机制,重点建好管好带动能力强、社会效益明显、经济效益突出的补短板强弱项项目,一大批“连心路”“连心桥”投入使用。2016年以来,全县累计建设道路836条、桥梁76座、水利项目96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64个。

  金融撬动。开展“党旗引领·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行动,鼓励引导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乡镇、村结对共建,成立265个移动金融工作站,建设34个“红色信贷村”,有效破解群众增收致富、发展产业资金短缺瓶颈。2020年全县新增扶贫小额信贷1856户8000多万元(含还清再贷、续贷),带动 8000多户脱贫户发展种养产业实现人均增收800元以上,78个贫困村“3+1”特色产业覆盖率均超过95%。

  旅游拉动。坚持以景区的理念规划,以景点的要求建设每个镇村,大力发展“休闲+民宿+乡愁”乡村游,打造“吃健康、品生态、玩农趣、睡民宿”一站式体验,建设集有机农业、休闲旅游、餐饮、住宿为一体的乡村特色旅游目的地,将九梅麓、坪田、新田、龙女村等一大批贫困村的自然村成功打造成为网红打卡点,成功创建石祖禅茶园、富斗田、双良芭乐园等5个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北通镇那新村入选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助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