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首诗,住着一个远方,如今的岑溪全力打造游客心中有诗的远方。丁孝文化、长寿文化、牛娘戏等地方传统文化让岑溪这座城市有了品格精神,有了内涵气质,也让岑溪成为游客心中向往的“诗与远方”。这源于岑溪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从无到有从有到兴
在1995年撤县设市之前,岑溪的旅游业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当时的岑溪没有旅行社、没有景点,更别说旅游酒店、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人们对旅游的概念还是模糊的。1996年,岑溪市成立了旅游事业局,并且通过公开竞选的方式组建领导班子,覃锡进成为当时的第一代班子成员,并见证了岑溪旅游从无到有、从有到兴的全过程。
岑溪市旅游局原局长覃锡进回忆道:“当时旅游局的经费非常短缺,连基本的日常运作都成问题。”
如何走出资金短缺的困境,是当时旅游事业局班子头疼的问题。
覃锡进说:“我们汲取了外地的经验,创办了岑溪市第一间旅行社——捷达旅行社,通过旅行社组织团队外出旅游,一方面增加旅游局的办公经费,另一方面通过宣传提高市民的旅游意识。”
岑溪市第一间旅行社的成立,让岑溪的旅游业迈出第一步,但是旅游业要长远发展,还是要让“深藏闺中”的原生态景色和特色文化走进大众视野。
鉴于岑溪市的状况,岑溪市旅游事业局提出当时的工作思路,以提高市民的旅游意识为重点,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充分利用岑溪市的区位优势,结合当地的饮食文化和民间文化进行宣传,吸引外地游客到岑溪。
如果说1996年至2003年是岑溪旅游的萌芽阶段,那么2003年至2010年就是岑溪旅游的成长期。覃锡进介绍:“2003年至2010年这个阶段,是岑溪市旅游景区大开发的阶段,这个阶段岑溪旅游实现质的飞跃,白霜涧景区于2004年开始动工,随着白霜涧漂流的成功开漂,吸引桂东南和粤西地区的众多游客前来旅游,景区人山人海,人气十分旺。”
白霜涧漂流项目成功让岑溪旅游这张名片在周边地区传开,慕名而来的投资者也接踵而至,2007年、2008年投资商分别打造了石庙山景区、天龙顶山地公园,岑溪旅游发展迎来了“及时雨”,随着景点的打造,随之而来的旅行社、旅游酒店、导游服务等配套服务、设施有了质的飞跃。
从2011年到2016年,是岑溪市旅游提质和完善旅游体系的阶段,岑溪市政府投资3000万收购上述三大景区,重新整合旅游资源,组建天龙顶山地休闲旅游度假区,打造成一个以养生、养老、休闲度假三大主题合一的一个旅游集群。
整合发展入围“创全”
近年来,岑溪市结合孝道文化打造了丁孝子祠,结合长寿文化打造了五世衍祥牌坊等旅游景点,并利用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和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培育和发展本土牛娘戏、农耕、竹芒编、庙会等文化旅游活动,开发东山文化公园等文化旅游综合体,提高旅游品牌特色,提升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如今,无论是岑溪市民,还是外地游客,都明显感觉到这座城市日益提升的颜值和持续增加的旅游文化魅力。
每到周末,岑溪市民陈彩艳都会带家人到岑溪市周边景区游玩拍照,“让孩子们看看岑溪的风景,体验岑溪的孝子文化,在看美景的同时感受本地风土人情。”陈彩艳的感言,也是许许多多岑溪市民的切身感受。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8年5月30日,岑溪市正式入围广西第一批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以下简称“创全”)的创建名单。
岑溪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刘绵一介绍:“近年来,为了实现‘创全’目标,岑溪市把长寿文化、孝道文化、美食文化、红色文化与养生度假、休闲旅游、文艺演艺、体育培训等结合起来,打造具有南方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
放眼岑溪,一个个旅游景点宛如颗颗明珠,竞相争辉。如今,岑溪市共有AAAA级旅游景区2家,分别是天龙顶山地公园和东山文化公园。吉太乡村旅游区、凤语玫瑰庄园、聚富来·赤水山庄旅游区、绿云乡村旅游区等一批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农家乐)应运而生。
下一步,岑溪将进一步加大文旅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出台文旅产业发展激励措施,落实对星级旅游宾馆等相关扶助和奖励政策,促进景区打造和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将整合更多的资源,拓展更多的平台,加快扩建吉水二级公路建设进度,多争取通往景区、乡村旅游区的道路改造项目。
近年来,岑溪市深化区域旅游协作,加强区域旅游线路开发,策划“感悟孝道文化、品古典三黄鸡、体验岭南第一漂、畅游梧州第一峰”岑溪两日游旅游线路,打造融“历史文化、长寿孝道文化和美食文化”为一体的“岑溪—容县—梧州”三天两晚桂东南区域性旅游线路。
开门即见绿,临窗闻花香,山间听鸟鸣,闲坐读风月。在如画的秀美山河里,在如诗的独特风情中,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与岑溪相遇。2019年,岑溪市国内旅游总人数743.06万人次,同比增长23.77%;国内旅游总消费82.15亿元,同比增长2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