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县】金田镇理村:种果树“种”出一个旅游点


    10多年前,桂平市金田镇理村的村民们纷纷跑到广东,或打工或办厂。腰包鼓起来后,村民们把钱拿回村里,铺路搞绿化,无意中把村子建成了当地一个新的旅游点。

    5000多株桃树装点村庄

    走进理村,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绿,栋栋楼房掩映在绿色中,成了配角。放眼望去,村庄内尽是成片的龙眼树,4月正是龙眼树开花季节,可以看到绿色中点缀着一簇簇的小黄花。龙眼林引来了几位广东的养蜂人,他们把数十个蜂箱摆放在龙眼树林里,任蜜蜂穿梭在树林间。一名姓陈的养蜂人告诉记者,每年这个季节他都要找龙眼、荔枝林养蜂,为了看守蜂蜜,经常要住到山上与蜜蜂为伴。今年他到了理村后,发现在村内就有大片龙眼林,这种村落他还是第一次碰到,于是马上在村道边安营扎寨,平时的生活也方便了不少。

    沿着水泥村道,桃树排列着往村里延伸,每株桃树上挂了10多个拇指头大的桃果。记者饶有兴趣地伸手触碰一下桃果,一名老太太误认为有人在摘桃,赶忙摆着手阻拦:“这些桃果不甜,不要摘,是用来看的。”她告诉记者,因为村里有成片的龙眼林,所以每到挂果季节,都有很多人趁周末来村里花钱摘果。村里有文化的人说,这就是眼下流行的生态旅游。村里决定,干脆顺势搞成旅游村,于是买回5000多株桃树种满全村的房前屋后。今年开春,成群的城里人慕名赶来看桃花,村里小卖部的生意火得不得了,连货都卖断了。

    理村农民在广东当老板

    据了解,理村村民在村庄里栽上成片的龙眼林,原本并没有打算搞旅游,只是想利用空地多种经济林,同时绿化一下村里的环境,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而理村人目前年人均纯收入3500多元,暂时与旅游关系不大,外出打工办实业还是收入的大头。

    在上世纪90年代,理村的绝大部分村民还挣扎在温饱线上,人们都无法理解,一个在公路边的村庄怎么会如此贫困。村党总支部请来农技员开培训班,村民们学到一两门种养技术后,又是种树又是养鳖,很快就改变了贫困的现状。肚子无忧了,可要过上好生活,光靠种养是不够的。于是有的村民做起商贸交易中介,把村里的农产品销到外地,同时还把各种市场信息带回村里。

    而大部分村民则选择到广东打工。村民潘家辉、李金龙等人到广东创业,办起了铁工艺厂,很快有了回报。于是更多的村民纷纷效仿,现在理村村民在广东开办的铁工艺多达33家,每年利润多的有80多万元,少的也有几万元。看到在外创业成功的榜样,全村有近1000人到广东打工,占了全村人口的1/3。村总支书杨悦仁算了一笔账,按人均每月工资650元计算,外出打工者每年就可为理村增收600多万元。

    书读多了敢拆“社公”神坛

    靠着技术富起来的理村人,领略了知识的力量。于是,村民们在新盖的村委会大楼腾出了三楼,在2004年建成了“乡村书屋”。记者在这个书屋看到,3000多册书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据介绍,这些书被借得最多的是世界名著,看这些书的人不但有学生,还有一般村民,此外种养、计算机等书籍也是借书的热门。

    书看多了,村民们也懂得了许多事理。有人提出,大家在致富过程中,村中供奉的“社公”没帮上忙,却还占着地方,应该拆掉。去年5月份,村里的党员和村民代表集中开会,讨论“社公”神坛的去留问题。让人出乎意料的是,第一次会议就有了结果——拆!此外,村里也一改风气,红白喜事不大操大办,孩子升学不请酒宴。现在,搞旅游成了村干部新的想法,他们计划搞一个集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休闲场所,目前已有老板前来考察。记者采访的当天,理村还请来了桂平市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为该村搞旅游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