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桂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贺州市关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创新实施“3345”工作模式,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目前,平桂区民营经济市场主体16028户,其中“四上”民营企业149家,民营经济实现税收约7.4亿元,与去年同期增长17.18%。今年4月份,西湾街道获得“广西民营经济示范乡镇荣誉称号”。
一、找准定位,健全“三项机制”,助推民营经济发展。一是健全联系服务企业机制。把民营经济发展纳入平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党委重要议事议程,定期研究部署、统筹推进民营经济工作,充分发挥区非公有制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服务作用,推动各部门领导落实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工作制度。明确区处级领导和非公经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联系服务229家民营企业及229名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制定平桂区四家班子领导协调解决民营企业突出问题责任清单制度,今年以来,各级领导走访联系对象229次,协调解决问题93个,解决问题率达100%。二是健全党建引领机制。开展民营企业“红色引擎”活动,建立党企班子“交叉任职”机制,推动8个区直部门与8家规上企业结对共建,选派8名第一书记到企业指导党建工作,在75个两新组织党组织中建立该工作机制,覆盖两新组织335家。三是健全激励引导机制。将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纳入区委、区政府综合性督查和绩效考核内容,定期督查进展、定期通报情况,形成牵头部门抓总、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民营经济发展格局。
二、瞄准方向,注重“三个引领”,助推民营经济发展。一是注重政治引领。培养民营企业家带头人,加大政治安排力度,选拔优秀民营企业家担任区人大代表8名、区政协委员50名。王万传等3名企业家分别被评为“第五届广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其本人被评为“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二是注重思想引领。成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会,建立广西东融怡亚通供应链有限公司等4个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并发挥作用。如2019年-2020年9月东融怡亚通营业额达到10亿元,并与当地50多家碳酸钙企业达成合作。三是注重责任引领。引导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千企扶千村”“脱贫攻坚”“慈善事业”等活动,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发挥企业带动、产业引领等作用,探索建立民营企业家挂任贫困村“荣誉主任”模式,选派71名企业家挂任40个贫困村荣誉村主任,实现贫困村全覆盖。2019年以来,共有360多家民营企业参与扶贫行动,实施项目数62个,投入资金2785万元,惠及1.4万贫困人口。累计募捐资金1400余万元;疫情防控期间,137家民营企业、4个商(协)会及42名社会爱心人士累计捐款726.8万元,捐赠价值168.6万元防控物资。
三、积极谋划,落实“四项保障”,助推民营经济发展。一是落实政策保障。出台《贺州市平桂区鼓励总部企业发展暂行办法的通知》、《贺州市平桂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扶持办法(试行)》、《贺州市平桂区发展黄金珠宝加工产业扶持办法》等4个政策文件,从产业规划布局、创新金融服务、加强财税支持等方面吸引企业入驻平桂,如:黄金珠宝企业入驻享受厂房租赁、住房、设备补助等10个方面优惠。二是落实土地保障。统筹优先保证民营经济发展重点项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提前介入跟踪服务民营企业发展项目用地前期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如平桂区设施农业产业园,提前流转土地9000亩,用6个月时间满足了5家民营企业用地需求。三是落实人才保障。通过出台人才补贴、人才子女入托、入学优惠办法等政策,将企业高层次人才住房、科研经费等补贴纳入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预算,建立公租房申请入住“绿色通道”,实行企业一次性审批、优先为企业配置房源。目前,引进优秀企业人才41名,落实购房补贴168万元,20家企业获分配公租房145套。四是落实经费保障。将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500多万元列入财政预算,对注册地和缴纳税收入库在平桂区辖内,拟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融资的企业给予50万元财政资金扶持奖励,提供减税降费,全区民营企业减税降费3954万元;减免疫情期间184家中小微企业及个体户租用国有商铺租金超618万元;企业获得复工贷款金额达4.85亿元。
四、靠前服务,提供“五个平台”,助推民营经济发展。一是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围绕平桂区“35N”发展战略,即发展“碳酸钙、黄金珠宝、大数据”3个千亿元产业,发展“金融、建筑、养殖、现代服务、康养”5个百亿元产业,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现代设施农业、冷链物流、亿航产业园”等“N”个十亿产业战略方向,引导企业落户平桂。目前,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初见成效,入驻企业31家,其中“湾企”24家,预计今年产值超50亿元。二是搭建创业创新平台。加快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建有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科技孵化器3家。今年有5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通过自治区级认定。三是搭建法律服务平台。成立平桂区民营企业维权中心、服务民营企业工作站,组建12名法律服务团开展检企共建、“送法进企业”、驻站接访等活动,为民营企业提供针对性的“门诊式”法律服务86次,调解商事纠纷294件。四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与桂林理工大学珠宝学院、贺州学院及贺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开展校企合作,通过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暨易地搬迁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现场招聘企业190家,提供就业岗位10800个,达成就业意向3610人。五是搭建企业培训平台。推荐选送100多名企业家到中央民族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培训,发挥广西东融怡亚通等新联会基地、统一战线网络学习平台作用,引导企业家不断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