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打造中国“糖都”


    根据崇左市委、市政府关于“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崇左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做强糖业,做大锰业,大力发展建材、电力、农产品加工、林产林化等优势产业,逐步形成支撑和带动崇左市经济发展的特色明显、结构合理的工业体系。努力实施“三百亿”工程,到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300亿元,即:糖业产值100亿元、锰业产值100亿元、其他优势产业产值100亿元,实现崇左市工业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连续三年呈现走高态势,蔗糖业、锰矿加工业等主要产业对全市经济贡献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引进的生产性项目使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特色凸显,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县域工业发展迅速,块状经济雏形初步凸显。建市以来崇左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绩,为这个目标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依据。

    不难发现,崇左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注重的是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效益好、耗能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

    如何提升传统工业产业素质成为实施“三百亿”工程的首要问题。

    崇左市第一大支柱产业——糖业,在实施“三百亿”工程中被放在首位。目前,崇左市糖业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糖工业体系。甘蔗种植面积和生产能力都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企业效益、技术和管理水平基本代表了国内同行业的最高水平,早在2002年5月,崇左市就已被国家农业部划定为“高产高糖”甘蔗优势区之一,是国家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着力抓好蔗糖副产品综合利用,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拉长产业链,发展糖料深加工以及与糖关联的产业,提升产业素质,打造中国‘糖都’。”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罗殿龙为崇左市蔗糖业今后的走向指明了道路。

    据国际国内糖协专家预计,未来十年全球糖需求量将以年均2.3%的速度增长,其中2006年、2007年,全球食糖缺口分别达到100万吨和200万吨。2003年起,国内白糖实际消费量已突破1000万吨,并以每年不少于100万吨的速度增长。相比之下,国内产糖极限仅1300万吨左右,从2008年起我国将成为食糖进口大国。因此,作为国家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崇左糖业前景看好。

    重点建设崇左市国家生态糖业示范园区,以东亚和南华两大糖业集团为核心,抓好糖业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下游产品开发,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延伸,是实现拉长蔗糖产业链,提升产业素质的关键。作为职能部门领导,市经委主任苏星义认为,正在建设中的广西东亚纸业有限公司年产9.5万吨文化纸项目一期工程年内将建成投产,年产30万吨燃料酒精和年产10万吨食用酒精项目也将在年内开工建设。同时,以废糖蜜为主要原料的年产1.5万吨酵母、年产4万吨糖蜜味精以及以甘蔗渣为原料的大型环保食品包装袋等项目前期工作也正在积极地开展。这些具有带动性的生产性项目将为提升崇左市蔗糖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种植面积上,将在现有的基础上适量扩大生产规模。按照“围绕糖厂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发展思路,崇左市将以14家糖厂为中心,在江州、扶绥、宁明、龙州、大新等县(区)实行“果林上山,甘蔗下田”,以建设专业乡、专业村为目标,连片开发,形成“单体成规模、总体成区域”的优质高产高糖的糖蔗制种与生产基地,全市种植面积要稳定在250万亩左右。今后五年,集中抓好甘蔗生产“六化”,即:良种化、智能化、机械化、水利化、规模化、契约化,继续提高并稳定糖产量,并以提高压榨能力为重点,进行制糖企业新一轮改造扩张,实现制糖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提高制糖生产能力和出糖率。争取到2010年,日榨能力万吨以上的糖厂达到7家,全市总日榨能力达12万吨,年产机制糖180万吨以上,保持崇左机制糖产量列全国第一的地位,使制糖成本与东盟蔗糖主产区相近。

    “食糖得价就生产食糖,酒精得价就生产酒精,走发展能源替代产品与制糖双轨并行之路,才是提高崇左市蔗糖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走向强势的一条光明大道。”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企业主直言。而目前,由于中东国家局势不稳,产油困难,巴西、印度等产糖大国由产糖转而生产能源替代品——燃料酒精,致使市场糖价居高不下,已成为这种发展观的有力佐证。崇左市正在积极筹建年产30万吨燃料酒精和年产10万吨食用酒精项目并将在年内开工建设,此举也说明,崇左市传统工业升级已经启动,产业发展思路已逐渐与国际接轨。(农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