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县]产业协会党支部引领农民奔富路


  凌云县在开展“农家课堂”培训活动中,依托产业优势,把党支部建立在产业协会组织中,全县先后成立了茶叶、八角、桑蚕、水果、种草养牛、旅游、供水、运输、劳务输出、党员互助等10个产业协会,各种协会会员达1000多人。在协会组织中,成立党支部4个,共有党员504名。通过支部带动群众,利用协会来组织农民开展培训,让协会规范生产,全县“农家课堂”呈现“产业+协会+支部”的格局,培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产业化经营 规模化生产 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助推器 

    产业兴,农民笑。近几年来,凌云县把培育和壮大特色农业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牛鼻子”来抓,依托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提出了“抓好三张叶子和养殖以及劳务输出”的发展思路,出台了相应的惠农政策,鼓励农民连片种植烤烟、茶叶、桑蚕以及种草养牛,拉长产业链,壮大县域经济,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到2005年,全县茶叶面积达到10.8万亩,干茶产量达2100吨产值6100万元;八角面积达到15.8万亩,产值300万元;桑园面积达到2.8万亩,产值达200万元;烤烟10000亩;全县接待游客10万人次,收入2828万元,创历史新高;种草养牛、种草养羊等特色养殖逐步形成规模,凌云猪花每年销售量达到24万只,成为桂西北部地区最活跃的猪花市场。全县每年劳务输出超过1万人,劳务输出收入超亿元,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40元。在发展优势产业过程中,注重抓品牌,培植和发展有机茶5000亩、无公害茶园65000亩,实现茶园面积、有机茶面积、无公害茶园面积三个广西第一的佳绩。同时,凌云茶叶通过欧盟国际生态认证中心认证,免检进入欧盟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全县农民依托茶叶、桑蚕、烤烟、劳务输出、养殖业,就为农民人均增收1027元,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助推器。 

    依托资源优势 成立产业协会 用协会规范产业化生产 

    随着各项产业的逐步扩大,凌云县积极探索农民自我生产、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在相关产业中成立了产业协会,由协会来规范生产、统一价格、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首先,县里在2002年成立了茶叶协会,由全县茶叶大户、加工业主为会员,在县茶叶管理中心的指导下,负责全县茶叶生产的开发、管理、加工、销售等。既统一了技术,确保了无公害茶叶的创建和巩固,又统一了市场销售的价格,维护了茶农的利益。2004年凌云县成立了旅游协会,旅游协会的成立,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了凌云在外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大力宣传推介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茶山金字塔、夜游凌云、水源洞、纳灵洞、大浪漂流、布柳河第一漂等项目起到了促进作用,直接为当地老百姓人均创收50元。各乡镇充分发挥各自的区域优势,成立自己有优势的产业协会。下甲乡平怀村成立了桑蚕协会、加尤镇案相村成立了茶叶协会,村党支部书记担任会长;沙里瑶族乡浪伏有机茶场成立了茶叶协会,等等。该县沙里瑶族乡2003年成立了种草养牛协会,养牛协会积极开展“双培养”活动,即培养党员成为骨干、培养骨干成为党员,先后培训人数达300多人,直接带动了弄塘村弄黄屯农成文租地种草养牛24头,弄丁村的郁菊花养牛17头,沙里村的龚光约养牛10头,浪伏村的罗福养牛10头,弄塘村四岭屯姚昌顺养牛12头,等等。同时,利用协会上项目,沙里乡养牛协会先后成为区、市畜牧局养殖示范点,养牛协会还到区、市有关单位请示汇报,成功举办了2005年首届沙里乡“牛王节”活动。该县玉洪瑶族乡玉保村党员肖尘,1993年开始种植柑果,在种植柑果的过程自掏腰包到桂林、江西、四川等地学习柑果和食用菌种植技术以及果苗培育技术,并自费订阅《农家百事》、《南方科技报》等报刊杂志,理论结合实践,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地的柑果和食用菌种植技术,他先后种果300亩并获成功,到2005年他带领本村群众种果2000多亩。去年,他还租用荒山110亩种柑果,安置当地贫困农户8户,全部实行地灌管理,产业不断壮大。由于一些果农对市场信息不了解,一些果农低价或亏本销售柑果,肖尘就号召广大果农在去年底成立了水果协会,并被推选为会长。协会统一了种植技术,统一了最低销售价格,通过协会大力宣传玉洪柑果,区内各地的老板纷纷前来收购柑果,去年,仅柑果一项,就为玉保村果农人均增收320元。玉保村困难户黄泽锋高兴地说:“有了水果协会的帮助,我家种果40亩不用愁,我家明年就可以建新楼房了。”肖尘还到乐业县新化镇和泗城镇水陆村股分种果,扩大协会组织,引领更多的农民致富奔康。该县逻楼镇歌顶村成立了党员互助协会,对有经济头脑、资金有困难的的农户在项目发展上互相帮助。该村歌顶屯周于新在部队当兵时就学会了驾驶技术,但苦于家庭贫寒,缺少发展资金,协会知道这一事后,指定14名会员对其进行帮助,其中5名党员帮助现金3万元,9名党员到镇信用社为其担保贷款5万,购买了一辆客车从逻楼开往百色,生意日渐红火。周于新感慨地说:“没有协会的支持,我还是外出打工养家糊口,真得感谢党员互助协会啊!”目前该村已有14户贫困户得到协会的帮助,协会还组织县、乡专业技术人员为群众培训烤烟、蔬菜、家禽种养等知识113期。 

    党支部建立在产业上 支部辐射作用成为农民增收的法宝 

    随着农业产业协会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党员和农民加入到协会组织中来,这些党员和农民,在农业产业协会中尝试到了“产业+协会+支部”模式带来的实惠。从去年12月开始,该县采取“先建后转”的方式,又在沙里瑶族乡养牛大户黄明英的养牛协会成立协会党支部,党支部由5人组成,支部书记由协会会长黄明英担任;在下甲乡平怀村种桑养蚕基地成立桑蚕协会党支部,支部班子由平怀村党支部班子组成;在加尤镇案相村成立茶叶协会党支部,支部班子由村党支部班子组成,协会会长吴克志担任支部书记;协会党支部的建立,使支部与协会、协会与农户相互结合、良性互动,增强了协会在农业生产中的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更好地帮助农民增收。今年初,沙里乡养牛协会在协会党支部的牵引下在市场上售出了35头牛,总收入5万多元;平怀村桑蚕协会在协会党支部的带动下,今年春节后,农户种桑面积增加了200亩。 

    成立协会党支部后,利用协会党支部广泛开展“农家课堂”培训活动,把四个协会党支部确定为“农家课堂”培训基地,落实了11户“农家课堂”培训接收户。协会党支部紧紧围绕提高农民致富能力,采取聘请专家集中授课、组织生产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现场传授技术以及接受农民到“农家课堂”接收户跟班学习等形式,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先后举办农村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 20余期,培训农民3000多人次;接受农民跟班学习4批97人。通过培训,今年仅茶叶产品一项,预计可使人均收入增加200元。养牛户人均收入增加300元,种桑养蚕户人均收入增加150元。 

    该县玉洪瑶族乡合祥村六品屯农民杨启清,1997年带头种植白毫叶50多亩并带领群众种植600多亩,2002年杨启清又租好田从福建引进“伏云六号”和“伏顶大毫”新品种高产茶叶试种成功,亩产达3000元。到2005年全屯茶园面积达5000多亩,杨启清个人拥有茶园400多亩,辐射带动当地103户农户发展茶叶先后被县委确定为党员致富中心户、党群致富联合体、“农家课堂”接收户。同时,全县利用“农家课堂”培训农民12000多人次。该县加尤镇陇槐村“农家课堂”接收户孙振嫦,2004年开始租地300亩种植“桂牧一号”牧草发展养牛业,目前大小黄牛存栏119头。孙振嫦毫无保留地把种草养牛经传授给周边群众,并带动了百陇村郁再周种草80亩养牛39头和杂福村谢承参种草29亩养年31头,周边17户群众参与养牛。据统计,全县拥有规模以上种草养场12个,大小黄牛存栏10000余头。(杨再江 万崇观 吴廷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