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以工农互动战略推进新农村建设


    新华网广西频道3月27日专电(记者刘伟 邓苏勇)广西宜州是全国重点粮食、糖蔗、桑蚕生产基地县(市)。近年来,这个市紧紧围绕支柱产业,实施工农互动战略,着力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促进农民稳定持续增收。增收的农民购买力明显增强,又拉动了农村消费,刺激了工业生产,初步形成了工农互动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局面。 

    ——立足当地优势农产品资源,在实施工农互动战略时率先引导、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保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    宜州市委书记韦国文说,没有一批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农民就不会稳定增收,抓住龙头企业,就抓住了农民增收的“金钥匙”。宜州立足农业办工业,实行“工农互动”,农业服务工业,工业反哺农业,以农业产业化支撑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建设稳固的农副产品原料基地,依托资源兴办、扶优扶强龙头企业。为此,宜州市委、市政府在税收、用地等方面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尽可能提供优惠政策,壮大龙头企业的发展规模。目前,宜州已初步建立起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群体,仅甘蔗、茧丝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就有20多家,产生了“宜州茧丝”、“宜州牛肉条”等一批品牌,农产品加工率由原来的28%提高到2005年的40%以上,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19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9.3亿元,年均增长15.8%。

    桑蚕业是宜州两大支柱产业之一。市委、市政府认识到,实现桑蚕产业“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双赢”目标,必须大力发展蚕茧加工业,延长桑蚕产业链。2003年以来,宜州通过外引内联的办法,支持浙江、江苏等地投资者建设了7家规模较大的缫丝企业。目前,总投入达8000多万元的4家缫丝企业一期工程已经全部投产,年产白厂丝600多吨,年消化干茧1400多吨,下脚茧600多吨,年上缴利税1200多万元。随着几家丝绸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工程完工后年可就地加工全市蚕茧总量的40%以上,年上缴利税2000多万元。首家进入宜州的缫丝企业——嘉联丝绸公司,2003年首期工程投资2500万元建成6组生产机组,年可生产白厂丝350吨,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24万元,销售收入3400万元,带动种桑养蚕农户1.6万户。今年嘉联公司将再建6组机组,年加工鲜茧达到1000吨以上。

    宜州的另一大支柱产业是蔗糖生产。宜州市委、市政府从政策、运输、基地建设等方面,对中英合资广西博庆食品有限公司重点扶持,不断提升公司生产能力。博庆公司的拳头产品“石花”牌、“远山”牌白砂糖荣获“中国绿色食品”证书,并销往上海、广东、东南亚等地,公司2004/05年榨季实现总产值3.34亿元。2005/06年榨季,博庆公司下辖的两家糖厂共投入1.3亿元进行技改扩建,公司日榨甘蔗能力由原来的1.1万吨提高到1.5万吨,并成为国内技术含量最高的制糖企业之一。

    博庆公司专设人员具体负责分片联系各个蔗区和各村甘蔗生产管理员,配合政府从事蔗区管理和服务。同时,每年投入三四千万元帮助各蔗区供应蔗种、开展技术指导培训、修建蔗区道路和给予蔗农无息贷款、帮助调运化肥等,坚定了农户发展甘蔗种植的决心。

    宜州秸秆养牛业的兴起促进了牛肉加工业的发展。目前,全市共有注册的牛肉加工厂10家,年产值达1140万元,利税68.4万元,生产的“刘三姐”牌等牛肉干,成为宜州著名特产之一,产品远销广东、贵州、江西等地。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稳定“一粒米”,壮大“一棵蔗”,吹绿“一片叶(桑叶)”,养肥“一群牛”,为工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宜州全力巩固和发展甘蔗生产,推广良种种植。2004/05年榨季,全市发展糖料蔗43.66万亩,总产量185万吨。16个乡镇7万多农户种植甘蔗,种蔗人口占全市农业人口的70%。蔗农仅甘蔗一项年人均收入就达1249元。 

    发挥传统优势,扩大桑蚕养殖规模。近几年,宜州市抓住“东桑西移”的战略机遇期,通过实施“桑蚕大市”工程,加快了桑蚕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当地主要支柱产业,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之一。2002年全市桑园面积9万亩,2005年发展到18万亩,养蚕户数达8.5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80%,养蚕70多万张,鲜茧产量2.93万吨,农民养蚕收入5.4亿元,全市农民人均养蚕收入1190元。目前,宜州已成为全国鲜茧产量第一大县(市)。 

    宜州市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草食动物养殖,以建设国家级秸杆养牛基地为契机,不断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2005年全市秸秆养牛人数达21.4万人,其中专业养牛农民1367人,规模养牛农户达462户;全市年末秸秆良种牛存栏20.31万头,出栏9.8万头,养牛产值达16222万元,人均养牛收入达113.25元。

    ——政府采取激励政策,全力扶持支柱农产品种植 

    宜州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挂帅,糖业、农业、经贸、物价、财政等部门组成的糖业开发指挥部,负责指挥和协调开展全市甘蔗生产大行动,各乡镇也相应成立甘蔗生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发动群众种植甘蔗。市政府实行糖料蔗进厂达标奖励和糖料蔗种植奖励办法,规定每年进厂原料蔗完成目标任务的,按每吨甘蔗1.5元的标准给予乡镇和村委会奖励;对种植秋植蔗、高产高糖蔗达到5亩以上的农户,按等级分别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2005年拨出376万元对16个乡镇、62个村委、2607个农户分别进行了表彰奖励。 

    为鼓励农民种桑养蚕,宜州市委、市政府不断制定和完善政策,加大对桑蚕生产的扶持力度。一是市财政每年都安排适当的专项资金作为桑蚕良种良法推广应用的补贴经费,还安排专项贷款。二是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给予蚕农小额信贷、财政贴息,凡连片种植500亩以上的每亩由财政补助50—100元,每亩可优先提供小额信贷500元,由市财政贴息一年。

    宜州在广西率先打破个体经济不能参与蚕茧收购经营的禁令,积极招商引资,鼓励多元经济主体参与蚕茧经营,并提供多项优惠政策,如建蚕茧烤房和建缫丝厂在用地上给予优惠便利。优惠政策的出台保证了蚕茧销售流通顺畅,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目前全市连片种养规模在8000亩以上的乡镇有11个;连片种养规模较大的村有150个,其中2000亩连片规模以上的村有6个。 

    ——工农互动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推动了农村消费增长,城乡消费市场空前繁荣

    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宜州市农民人均总收入4787元,人均增收300元以上,蚕农收入连年攀升,2005年蚕茧价格最高达到30元/公斤左右。宜州市统计局调查分析,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外出打工等工资性收入人均746元,同比增长21.34%;二是家庭经营收入人均3942元,同比增长59.85%,其中包括人均糖蔗收入683元和人均蚕茧收入1599元,以及其他畜牧收入等。在石别镇,多数农户住上了“甘蔗楼”,村屯铺上了水泥路。拉并村2005年甘蔗种植面积9100亩,进厂原料蔗达3.2万吨,甘蔗单项收入达260万元。村民黄太文一家4口人,种蔗面积100亩,年产原料蔗500多吨,年甘蔗单项收入达13万元,人均纯收入3.25万元。他家依靠甘蔗的收入建起了两栋楼房价值40万元,同时购置了一台中拖价值11万元。 

    与此同时,腰包鼓的农民开始扩大生产资料和生活日用品的消费。这种拉动首先体现在住房上。目前全市80%以上农户住上了钢混结构的“甘蔗楼”或“桑蚕楼”。据宜州市统计局的抽样调查,2005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为2741元,增长40.95%,其中居住消费支出人均684元,增长119%。此外、食品、衣着、家庭设备、交通、通讯、医疗保健等消费支出都大幅增长,农民家庭大型家具、洗衣机、电冰箱、热水器、摩托车、彩电、组合音响等主要耐用品拥有量都大幅增长。

    ——出台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依托工农互动等措施推进新农村建设

    去年底,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后,宜州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纲要(草案)》。根据纲要的规定,未来五到十年,宜州市的新农村建设将实施六大重点工程: 

    一是发展特色经济,实施增收工程。发挥宜州市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全国“双高”糖料基地县(市)及桑蚕生产基地县(市)的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粮食、蔗糖、桑蚕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果、蔬、烟叶等产业。各乡镇要培育形成2—3个农业支柱产业,建设2—3个农业加工示范园,发展壮大3—5个特色产业,建设1—2个农业加工(流通)企业。各村要有1—2个特色产业,形成“一乡多品,多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力争“十一五”期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贫困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高过全市农民平均水平。 

    二是壮大龙头企业,实施带动工程。精心打造蔗糖和桑蚕两大支柱产业,加快牛肉加工企业发展,为工业反哺农业提供强大支撑。科技对农业生产贡献率努力提高到45%,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5%以上,80%以上的农民掌握较强的农业生产实用技术或从事农村二、三产业的技能;农产品加工率力争达到40%以上。

    三是改善生产条件,实施基础工程。所有乡镇、村基本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实现屯屯通电、通广播电视和电话;实现全市乡镇通柏油路、行政村通四级路、自然屯通路通车目标;推广沼气工程,大力发展“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农业,抓好农村生态家园基础工程,“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建农村家庭沼气池1.5万个;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占90%以上,旱地灌溉率达30%以上,完善城镇供水、排水以及城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全市村村通电话、移动电话和数字通讯覆盖面达100%。 

    四是改善生活条件,实施富裕工程。实现农村住宅砖混、砖木结构房屋达100%,人均钢混结构住房面积达25平方米以上,厨房使用面积达15平方米以上,使用生态节能燃具,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彩电100台、摩托车30辆和电话100部以上。

    五是提高农民素质,实施文化工程。确保农村每户至少有一人接受实用技术或经营致富培训;每个乡镇建有一个文化站、一条文明街、一支文艺宣传队,每个村有一个文体活动场所,80%的自然屯建成一个文体活动室、一个宣传栏。 

    六是提高生活质量,实施保障工程。每个乡镇、村建有符合国家标准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全市甲级村卫生所提高到150个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达80%以上,健康知识普及率达10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