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县]全力打造 “畅通马山”


  近日,马山县“十一五”规划提出,今后五年将继续完善公路主框架枢纽运输场站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打造“畅通马山”,圆马山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梦想。

    3月7日,马山县交通局局长李瑞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一五”期间,马山县将实现“县外公路打通,县内公路修通,全面构建畅通”的道路交通网络,让公路建设成为马山县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从无到有,两年时间实现梦想

    马山县各族人民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开山凿壁,修建一条条畅通大道,既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再现,更是新时期边远山区各族人民战天斗地、“敢教日月换新天”精神的真实写照:他们用两年时间创造了奇迹——柏油路从零起步,发展到乡乡通柏油路,行政村基本通公路,结束了马山人民行路难的历史。

    马山县属边、山、远、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尽管国民生产总值一年年递增,但地理位置、环境等因素造成这里乡村交通比较闭塞,进而影响山区特色经济的开发,严重约束农村经济的发展。

    “要致富,修好路。”马山人也明白这个道理。但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直到2003年底,马山县14个乡镇没有一条自己修建的柏油路(其中3个乡镇有国道过境),146个行政村有78个不通四级路,行路难依然困扰着这里的人们。

    李瑞新告诉记者一系列交通发达地区无法想象的真实故事:2003年以前,马山人出行不管是晴天雨天都要穿上雨衣,特别是新娘出嫁成亲更是如此,因为在这些山区的“搓板路”常常是“晴天尘扬扬,雨天水汪汪”。所以,哪怕是晴天,如果不穿上雨衣,走过这些路段,再踏进家门必定是一身尘土。另外,这些路崎岖不平,在路上颠簸一天,“人都快变成瘟鸡了”。也正因此,2003年以前,马山县干部不愿下乡做群众工作,乡干部不愿到县里来开会,群众懒得出门走访亲戚赶集。

    马山县划归南宁市管辖后,特别是南宁市农村基本设施建设“三大会战”之后,马山县的交通建设从无到有,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甚至创造了建国以来的奇迹。

    在马山县的公路建设史上,有一座里程碑必定会永远铭刻在马山县人民心中,因为它标志着马山县柏油路建设实现零的突破——这座里程碑就是被誉为“民族团结友谊路”的马山县乔老至古寨柏油路,全长10公里,受益人口6万多人。从2004年1月15日挥铲开工到当年8月1日全面竣工,在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马山县人民6个多月的奋战,马山县结束了解放以来没有一寸乡级柏油路的历史,翻开了马山交通建设史上新的一页。

    也就是从2004年开始,马山县的公路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老百姓甩开砂石路,走上柏油路。目前,马山县有高速路38公里,二级路47公里,三级柏油路33公里,四级柏油路170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146个行政村基本上通了公路,解决了群众行路难这个历史大难题。

畅通马山,构筑富裕大通道

    历史翻开新的一页,马山人站立在历史新的起点上,描绘贫困县交通建设新蓝图。

    “小路小富,大路大富。”李瑞新说,马山县“十一五”期间将全面构筑畅通路网,拉动一方经济,带富一方民众。

    马山县的“十一五”规划提出: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抓好马山与武鸣、忻城、都安、大化等周边地区二级路建设,进一步完善路网布局,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公路主框架枢纽运输场站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打造“畅通马山”。

    李瑞新介绍说,“十一五”期间,马山县将继续改造和建设乡与乡之间以及县际交通网络,修建马山——大化——平果二级公路、武鸣雷江——马山——都安二级公路、忻城——都安——大化(经马山境内)二级公路、里当——古寨——镇圩四级柏油路、林圩——府城四级柏油路、大化龙口——双联四级柏油路、永州——平果旧城四级柏油路、林圩甘豆——周鹿四级柏油路,使马山道路网络建设实现四面八方都畅通,打通县外公路,构筑县内乡与乡、县与乡之间畅通的道路网络,便利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拉动一方经济发展,为县域经济的壮大腾飞作贡献。

    据介绍,2006年至2009年期间,马山县要修建公路297.8公里。按计划,到2009年末,该县农村公路里程将达到826.66公里,达到全部乡镇通等级路,100%乡镇通柏油路,93%行政村通公路,通柏油路的行政村57个,通达率达38%。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路通了,马山县各乡镇圩日空前热闹,穿梭于各乡镇间的大小汽车多了,集市上的货物也丰富了。当地农民看着畅通的大道,都笑着说:“我们现在想种什么尽管种,汽车喇叭一响就拉走了。”

万众一心,敢叫石山低下头

    这是人类改造大自然的奇迹,这是人类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壮举。在巍巍群山中,开山凿壁,使封闭的大石山区形成一个畅通的公路网络不是一件易事。然而,马山人把一件祖祖辈辈甚至现在其他发达地区都望而却步的路走通了,用了两年的时间做到了多年来一直无法做到的事。

    是什么让马山人创造了这样的奇迹?李瑞新说,马山县能有今天这个畅通的交通环境,主要是历史机遇垂青马山县的结果,是全市各界关心马山县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各部门不断努力的结果,是全各族人民万众一心,顽强拼搏,自强不息,敢叫石山让路,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结果。

    80万元和17万元,这本是两个画不上等号的数据。然而,马山县白山镇民族村村民委员会主任韦庆伦硬是凭着一股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带领群众艰苦奋战,仅耗资17万元就建成了一条原本设计工程造价达80万元的屯级公路,创造了马山县修路史的一个奇迹。

    以前,白山镇民族村弄着屯没有通往外界的公路,村民们惟一与外界接触和沟通的,是一条用无数青石块垒砌而成的石板路。村民韦建光辛辛苦苦养大了一头猪,为了把猪拉到集市上卖,韦建光花了80元钱雇请村里8个壮汉从早上5时出发,爬过5座山头,绕过4道山梁,再走上7里山路,直到上午9时多,才把猪抬到集市上。

    村民强烈希望修一条通往外界的公路。可修通这条路必须越过4道山梁5座山头,并且80%的路段要穿崖而过,整个工程设计造价预算达80万元。

    为筹集修路资金,韦庆伦多次跑上级部门向其倒苦水、诉衷肠。但县里有关部门对弄着屯也是爱莫能助。韦庆伦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借鉴其他山区乡镇修路的做法,决定把所筹集到的资金用在购买炸药、钢钻、钢钎、小推车等修路必需品上,然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村民投工修路。

    在那段日子,韦庆伦天天泡在工地上。饿了,就吃自家带来的玉米粥;困了,在工地上随便找个地方躺一躺。人们常常看到他腰间绑着绳索,吊在半山腰,打炮眼,装炸药。整个工段到处都留下他的身影,洒下他的汗水。在他的影响下,全屯上至老人,下至小孩共同上阵,新路一寸一寸地向外延伸。

    2004年6月24日,全长5.7公里的弄着公路顺利建成通车。

    韦庆伦和乡亲们投入3.2万个工日,创造了马山县修路史上一大奇迹——用17万元办好80万元工程的奇迹。就是这种精神,创造了马山县由闭塞变得畅通的奇迹。

    也就是这种精神,我们看到马山县从大石山中全新崛起的明天。


四通八达的马山交通。

南宁日报记者 陆波岸 通讯员 蓝卫文 韦炳军


点  睛

为经济腾飞铺设“跑道”

    经济要腾飞,基础靠交通;交通要发展,公路最见效。马山县把发展公路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条件,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重点,抓紧抓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高速公路顺利通车,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

    今后,马山县要把加快公路建设作为“十一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不仅要“通路”,还要“通车”,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发挥路网整体效率。同时,在坚持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修好农村路,服务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马山县县长 容康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