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绵区]传统产业是农村致富捷径


  服装与新农村建设,似乎关联度不大,但是服装业在广西福绵的成功,却给新农村建设带来启发。
  今年两会上,发现从广西玉林来的人大代表爱穿当地产的福绵服装。在人大代表用餐时,记者正巧与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莫建芳和玉林市财政局副局长磨元荫两位女代表坐到了一起。她们聊起了一位法国记者给福绵服装冠以“世界裤子之都”的有趣故事。交谈中,她们说起自己身上正穿着福绵产的裤子。
  两年前,法国《解放报》记者皮埃尔·阿斯基曾经前往玉林采访,并在题为“福绵———世界裤子之都”的文章里有这样的描述:“福绵曾经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小镇,人口不过数万,但现在它却像整个中国那样投入了一种集约化的生产,其产品就是:裤子。”记者感兴趣的是,在外界对福绵服装的认识还大体停留在过去低档次水平上的时候,追求时尚的当地人怎么也购买福绵服装了?
  “现在不同了!”莫建芳代表说,“现在的福绵服装有品牌、上档次了!很多参观者到玉林时都要到福绵去看一看,并选购裤子。福绵服装产业已成为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吸纳就业的人数将达到10万人。”
  “福绵服装产业的发展,至少可以给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培育特色产业带来三点启示。”莫建芳代表认为,一是如何选择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的问题;二是在培育农村特色产业时,政府、企业和农民群众如何合理分工的问题;三是如何培育特色产业主体,引导广大群众致富的问题。
  莫建芳代表的观点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许多代表围绕培育农村特色产业的话题展开了讨论。大家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发展生产,就要选择好优势产业。从清朝开始,福绵制衣业就十分有名,当地党委、政府对这一传统优势产业进行大力扶持,这是该产业能够迅速发展成为支柱产业的重要原因。“一个县区如此,一个乡村又何尝不是如此?福绵的优势是服装,博白县的芒竹编和北流的陶瓷又何尝不是当地的优势?玉林这几年正是从实际出发,培育了机械制造、陶瓷建材、健康产业、皮革服装四大产业集群。因此,在培育农村的特色产业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发挥比较优势。”莫建芳代表说。
  “在扶持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区分好政府、企业和农民群众扮演的不同角色,这是福绵服装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磨元荫代表接过话题。她说,几年间,福绵从一个普通乡镇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服装生产基地,这与福绵区委、区政府扮演好自身的角色是分不开的。该区在扶持服装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注意区分哪些该是企业做的事情,哪些该是政府做的事情。福绵区党委、政府主要在出台扶持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上下功夫,而企业自身则抓好产业的发展,做好企业该做的事情。因此,在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时,各地一定要分清政府、企业和群众各自扮演的角色,既要坚持政府引导,又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要各负其责地推动产业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关键要培养一批经济能人。”两位女代表说,福绵的服装产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主要是拥有一批懂市场、会经营的经济能人。这批企业家的服装生意越做越大,整个福绵区的产业规模也就越来越大。
  广西各地农村也有许多市场意识很强的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如果各地党委、政府能够从福绵的成功中得到启发,对这些群众加强培养,让他们成为培育特色产业的重要力量,还愁无法带动广大群众发展致富,还怕农村经济不能蓬勃发展吗?
  (本报北京3月14日电)


    《华南新闻》 (2006年03月15日 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