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县]“乡土人才”引领农村大发展


  日前,经过两年多的开发和酝酿,武鸣县首批“乡土人才”的人选终于新鲜出炉——来自两江、双桥、陆斡等9个镇的33位农民成为武鸣县首批“乡土人才”。

   据了解,这些乡土能人“德才兼备”,在养殖、种植、加工、营销、运输等诸多行业各显其能,并以一技之长在发展农村经济以及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中发挥着“领头羊”作用,为农村一方经济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强化素质示范带动

    近年来,武鸣县积极重视乡土人才的开发利用工作,狠抓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和引导,这使他们在技能上更上一层楼。

    武鸣县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和县科学技术局、县农业局、县科协等单位发挥职能作用和技术优势,多渠道多形式抓好农村乡土人才培养,尤其加大对有一技之长和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和种养能人的培训引导,组织实施农村党员干部“633培训示范工程”,各镇结合本乡镇、本村的实际,有计划地进行技能培训。

    同时,通过县乡镇党校、农函大、科普学校进行培训,还采取远程教育培训、观看电教片、实地参观取经等形式提高培训效果;而县、乡镇科技部门也主动协助解决培训的师资、教材等问题,大力开展科技培训。据统计,2002年至2004年,全县举办绿色证书培训10092人,各种类型的培训班7538期、培训69.7万人次,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每年都参加一次以上适用技术培训。

    目前,该县农村已有8627人取得绿色证书,272人取得农民技术员资格,7人取得中级农民技术员职称,194人获得农函大结业证书。

    武鸣县还通过建立镇、村、户三级示范网络,开展各种技术能手竞赛活动等,引导广大农民学用科技,创科技示范户,使得农村学用技术的农民越来越多,种养“能手”逐步成为致富“人才”。各镇通过举办经济能人培训班,对有一定水平的示范户进行再培训,有意识将科技种养能手和科技致富带头人、技术骨干培养成为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使他们在发展农村经济和带领群众致富中发挥“领头羊”作用。

能人带富引领经济

    拥有技能的“乡土人才”在农村生产过程中显示了巨大的优势,他们不仅带头走上了致富之路,还带领帮助其他农民发展生产奔小康,尤其是农村党员致富能手,更是发挥着这样的“双带”作用。

    城厢镇大皇后村覃贵宗靠科技养鱼致富后,热情向村民传授科学技术,免费为特困户提供鱼苗,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后来又办起了奶牛养殖场、万羽养鸡场,示范带动全村发展养鱼养鸡业,全村鱼塘面积达2000多亩,发展规模养鸡户60多户,使该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标准化养殖基地”村。他还投资创办皇后淀粉化工厂,解决本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扩展致富门路,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致富带头人,并荣获“自治区党员科技致富能手”、“全国农村优秀人才”的称号。

    有不少农村骨干既当种植能手,又当流通能人,亦农亦商发家致富,进而带领群众生产致富。城厢镇平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庆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西瓜种植,并利用节水灌溉、地膜覆盖技术种植50多亩西瓜,年收入6万至7万元。而作为村干部的他带领全村每年种黑美人西瓜4000多亩,总产量达650多万公斤,总产值320多万元。他不辞劳苦为村民跑销路,吸引北京、贵州、湖南、广东等外地客商纷至沓来,解决了瓜农们的销售问题。

    双桥镇腾翔村党支部书记陆耀进,是个有市场经济眼光的能人,是村里的致富典型。2002年当上村干部后,陆耀进就大胆提出全村经济发展新思路,采用高位嫁接技术改造老芒果园,引导村民发展蔬菜种植,调整部分水田种植长年蔬菜100亩,秋种蔬菜500亩,农民蔬菜亩产值达3500至5000多元。近年来,陆耀进又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他组建了一支由80多部东风车、大货车组成的车队,带领村民到南宁承包沙场,年创纯收入60多万元,解决18个工人的就业问题;引进老板开发经营石材加工,全村6个石材加工点,安排村民就业200多人;本村汽车队搞运砂运石材,每部车年收入5万元以上。

大建协会网络促销

    武鸣县的“乡土人才”在自我发展和帮助群众发展中,时刻不忘创新发展,其中依靠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来扩大生产规模,引领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大多数乡土人才的共同选择。

    近几年,在这些乡土能人的推动下,各种各样的农业技术协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协会的成立,改变了农民单打独斗的生产方式,通过会员之间互助合作,引导、组织会员学习技术,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使农民最终达到增收的目的。同时,协会还在市场进入、信息传递、行业规范、纠纷调解、行业损害调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大降低了农户的市场风险。目前全县共有20多个农业技术协会,而这些含有一定科技含量和组织规模的协会不仅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了不少活力,也给当代农业生产赋予了不少“现代色彩”。

    去年11月底,在武鸣县科技局、县科协的引导下,新阳光种牛品改场业主黄晓光以他的种牛品改场为主体组织成立武鸣县新科养牛技术协会,并当选为新科养牛技术协会会长。协会采用冷冻优良种牛精液进行人配种繁殖二元杂、三元杂商品牛,带动会员扩大肉牛养殖规模,向城厢、陆斡、罗波等镇发展会员户52户,牛存栏数达350多头,所产牛犊全部包销,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武鸣县宁武镇新甫村8组村民李英君是养猪大户,2004年在区兽医站的技术指导和县科技部门的帮助下,成立了武鸣县桂科养猪协会,2005年底会员发展到286户,协会拥有加盟会员猪场90户,其中协会设立的示范猪场15家,农村散户会员近270多户,协会总养母猪1万多只。2005年,该协会被认定为广西第二批星火计划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单位。


                 南宁日报记者 黄国慧 通讯员 何忆玲


点  睛

新农村建设呼唤更多乡土人才

    去年10月,我县被确定为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县。这对于全县人民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等目标,人才,特别是大量乡土人才的涌现,将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近年来,我县非常重视乡土人才的开发利用工作。有关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知识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致富本领,在“富裕武鸣”的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首批入选的33位农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数英雄人物,还看今朝。”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中,我们呼唤更多乡土人才的出现。希望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农村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引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中共武鸣县委书记 苏绍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