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绵区]服装产业牵来福运绵绵


  

  服装生产、加工带动服装流通、布业生产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壮大,使依恋土地的农民多了一种生活的技能;使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快步到位

  早春二月,记者冒着蒙蒙春雨走进了享有“世界裤子之都”美誉的广西玉林市福绵服装工业区东区、西区施工现场。只见一辆辆填土的车辆在这里进进出出,推土机隆隆作响,到处是一片繁忙紧张的施工景象。随着福绵服装工业区东、西区工程的顺利开工,该工业区的面积将扩大到1900多亩。
  近年来,福绵区充分发挥服装产业优势,进一步扩大开放,服装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对福绵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多重效应,形成了良性发展态势。
  从农民到产业工人,服装产业造就大批产业工人
  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增加了农民收入。服装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据了解,目前福绵区服装制造企业有690多家,服装配套企业180多家,从业人员达5万多人。随着福绵服装产业的升级和服装企业的发展壮大,服装企业对产业工人、企业管理人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农民洗脚上田,经过培训后进入服装企业变成了产业工人。而有的工人在服装厂学到了服装加工技术,掌握了企业经营管理方法,积累了一定资本后,又自己办起了服装厂,当上了老板。
  陈创原是福绵区福绵镇上地村的一名农村青年,几年前他进入一家大型服装厂打工,经过几年的打拼,他掌握了服装加工的全套工序和技术,也积累了一定的资本。条件成熟后,他毅然辞职回到村里办起了服装加工厂。现在,他已是一家拥有80多名工人的服装厂厂长了。
  随着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福绵区许多服装企业出现了招技术工人难的现象。为了帮助企业解决这一难题,福绵区党委、政府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变招工为招生,采取多种措施动员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服装生产技术培训,实现就近转移就业。在培训期间,还对学员实行“一免三包”,即免学费、包食宿、包教会、包就业。去年8月培训基地启动以来,已举办了6期培训班,全部学员都安排进服装企业工作,有了稳定收入。一位来自马山县的农民说:“去年到福绵区参加培训后,就被安排进服装厂工作,成了一名服装产业工人,每个月有上千元的收入,工作很舒心。”
  从家庭作坊到工业集中区,服装产业托起福绵未来
  福绵区原是一个在乡镇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区,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近年来,由于服装产业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该区的城镇化进程。福绵区党委、政府积极引导服装生产企业走集约化发展道路,按照“前店后厂”或“下店上厂”的规划进行建设,做到建起一批企业就建成一片新城区,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城区的扩展。
  近两年来,福绵区先后改造了福东路,建成了福绵大道、天河路、爱民路。今年1月,福绵服装工业区东区工程又顺利动工建设。福绵服装工业区东区工程是福绵服装生产标准化厂房及服装配套设施建设的核心项目,也是2006年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3.5亿元,占地500亩。长1.3公里的中心道路按60米大道建设,生产厂房全部按照标准化厂房建设。目前,已有18家服装生产企业进入该集中区。福绵区党委书记李文介绍说,福绵服装工业区东区工程建成后,将成为福绵服装产业的核心区。而以此为龙头,通过整合福绵服装工业区西区一期、二期、三期工程,一个占地1900多亩的“世界裤子之都”福绵服装工业区将从福绵大地崛起,进入工业区的服装企业也将超过100家。在这些企业的推动下,福绵城区的整体框架将进一步扩大。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服装产业做大产业链
  服装产业的蓬勃发展,又促使其他相关配套产业的迅速崛起。去年7月,福绵区大道布行在一片锣鼓和鞭炮声中正式开业,来自广东、浙江、福建、江苏等地的40多家布匹经销商进驻福绵,每天贸易额都达几百万元,这标志着福绵服装原料贸易业将在福绵区逐渐兴起。
  瑞利制线厂的老板石正伟原是到福绵区经销纱线的浙江商人,在经销纱线过程中,他看到了福绵区服装产业发展的大好前景,就大胆投资办起了纱线厂。目前,纱线厂生意兴隆,产销两旺。
  据了解,目前福绵区共有服装配套企业150多家,初步形成了以裤子制造为核心、涵盖水洗、电脑绣花、辅料生产、服装原料销售等相关产业配套发展的庞大服装产业链,福绵服装产业这个“蛋糕”正越做越大。


    《华南新闻》 (2006年02月28日 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