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恭城:可持续的农民增收路


  新华网广西频道3月1日电(记者龙松林 杨越 王立芳)广西恭城县杨梅垒口村村民李庆双的新房,掩映在果海之中,远远望去,只见炊烟,不见人家。黄灿灿的橙子,堆满了几大屋子。

    李庆双家只是一个缩影。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二十年“咬定生态不放松”,走出了增强农村自身吸引力、农民增收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由一个农民人均纯收入266元的少数民族山区贫困县,一跃成为2005年农民人均2850元的“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联合国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典范”。更重要的是,与生态农业对接的生态工业稳健起步,2005年总产值突破3.4亿元大关;由生态农业延伸出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

    恭城整个发展过程就是环境不断改善的过程,生态链、产业链不断延伸,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增收模式。沼气的蓝色之光点燃新农村的希望,让人们看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广阔前景

    2005年恭城农民的表情是愉悦的。黄岭村村民陈万国告诉记者,椪柑运到东北,车皮一进站就已经销售一空,而且价钱超过往年。柚子也比往年提前一个月就销售一空。如今,40万亩的椪柑、月柿、柚子,已经成为恭城农民的大金库。

    变化得益于“猪—沼—果”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上世纪80年代中期,恭城开始推广沼气,逐步完善生态链条,创造了以养殖为重点,以沼气为纽带,以种植为龙头的“猪—沼—果”这一“恭城模式”,至2004年,全县沼气入户率达88%,成为全国沼气入户第一县。

    多次赴恭城考察的广西师范大学法商学院院长罗知颂教授,对此有个形象的诠释:推广沼气,然后去寻求如何完善这个链条。恭城人并没有养猪的习惯,沼气化需要人畜粪便,带动了家庭养殖业、改厕。当全国大兴农村改水改厕时,恭城农民早就用上城里的厕所。沼液沼渣是好的有机肥料,于是开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种植水果。正是按照生态链条的关系,把循环经济的因素强化,“一开始就上路”。

    沼气的蓝色之光点燃新农村的希望,成为连接养殖业和种植业的金纽带,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全县5万多多座沼气池,每办一个沼气池要配套养5头猪,促进了养猪业突破性发展,近两年全县生猪出栏都在30万头以上。大量的有机肥使农作物品质优良,且无污染、无公害,粮食连续10年增长,水果每年以40%、养殖业以50%的比例增长,人均纯收入每年递增35%。其中无公害水果面积占广西无公害水果面积的一半以上。

    环境的改善更是显而易见。有数字表明,全县每年节柴13万吨,相当于少砍伐森林4.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47%,上升到现在的77%。由于人畜粪便、生活污水都入沼气池发酵,村庄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善,传染病发病率大大下降。记者在“沼气第一村”黄岭村看到,村前果园万亩,村后山岭郁郁葱葱,溪水环绕。村民们说,过去山上被砍得光秃秃,碰上干旱少雨,要到1公里外排队挑水。

    罗知颂教授说,恭城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实事求是,一切以民为本。2003年,县里要一刀切禁伐水源林,但遭到来自一些利益群体的反对。这一提案在2005年县人大通过后才得以实施。现任县委书记蒋洪说,当时时机不成熟:一是农民的思想不通;二是对农户、林业部门的损失要进行补偿,但县里财力不足;三是要帮助林农户转产,发展水果、竹子等种植业,需要时间。如果强行实施,必将引起农民的反感。“禁”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是让农民增收,并且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1995年,一个庞大的专家组首下恭城。许多人问:“恭城模式”立得起吗?恭城生态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可贵的是,换了多少任书记、县长,从未发生过“前任种果,后任砍树”的事

    江贝村村民龙基明说了一个时任县委书记张明沛顶着压力调田种果的故事:“1993年,明沛书记上任第三天就到我家听建议,后来我总结的两项生态农业技术在全县推广。他叫我调田种果,3年内我家年收入从3000元涨到1万元;当时少数‘大领导’反对调田种果,他特意安排我在自治区领导到我家视察时一五一十算调田种果的增收账,最终说服了‘大领导’同意恭城农民调田。”

    1993年,张明沛上任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水果卖不出去。当时全县水果种植面积10万亩,一时间“水果种多了”的言论此起彼伏。时值恭城生态农业发展的关健阶段。张明沛深入农户,并到广东考察市场,得出结论:水果不是种多了,而是种少了。卖不出去是因为质量差,品种单一。而当年全县沼气入户率已达60、70%,但沼气池里的料不够。在此基础上,张明沛提出“三位一体”生态农业,93年大抓养殖业,1994年成效显现,该县当年养猪46万头,出栏28万头,名列广西第一;有了充分的有机肥,水果品质也得到了改善,卖价比上一年提升一倍以上。

    “提出‘三位一体’,有人认为是形式主义;有人认为抓生态,难见成效。当时有压力,现在证明是对的,走的是循环经济之路。”张明沛说,像恭城这样的民族山区,招商引资不太切合实际,而农民调田种果增收效应已经显现。生态是生命,沼气是福气,只要生态良性循环,农民受益,我们哪怕冒点政治风险也要支持。

    因为调田种果而被老干部告状,伍先华可谓是开了先河。1990年,时任代理县长的伍先华接到一个指令:用水田种水果,违反政策,要拔掉。伍先华回忆,当时下村调查,但调查的动机是拔果苗。当时政令已经写好,还没张贴。在平安乡,农民们反响强烈,说:其它村种水果都富了,为什么不让我们种?伍先华看到,传统农业效益低,已无法满足农民致富的愿望,而市场上粮食供应过剩,种水果终究能让农民和财政增收。政令最终没有颁布,伍先华说,“当时一个朴素的认识,搞好环境,让老百姓富起来。” 实践证明,粮食非但没因减少面积而减产,反而通过提高技术含量、加大投入等,连年增产。

    恭城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将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农民借此增加收入、富余劳力本土化转移结合起来,引发新的理论思考:建设新农村,不能像发达国家一样,把70%的人搬进城里,而是通过城市—城镇—乡村的对接,构建富裕家园模式,从而避免农村人口大规模迁移城市,带动城市要素向农村流动

    红岩新村座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栋栋别墅掩映其中,万亩月柿无边无际,绿色的树、红灿灿的果,正是绿肥红瘦入画来。这里家家户户种果、加工、流通一条龙,到了收获时节,不适时机举办“月柿节”,商贾云集。最多一年,仅深圳就有1000多名果商来收购柿子,销往香港、新加坡等地。

    宜人的乡村景致,诱人的生态农业,住农家别墅吃农家饭,空调、电视、冰箱、消毒柜一应俱全,城里人纷至沓来。这个瑶族小山村2005年旅游让农户人均增收2000元,一些家庭收入更是突破10万元。

    大岭山村,一个过去喝石坑积下的雨水、吃红署玉米的大石山村,在发展生态农业、撬山种桃1300亩之后,于2003年办起了“桃花节”。大岭山人做梦也想不到的是,竟然有几万人进山赏桃花!村民邹存亮一家,一天靠着打油茶挣了2000多元。

    横山瑶寨、白芒垒村、杨梅垒口村、社山村……20多个“富裕生态家园”新村像珍珠,撒落在恭城这个昔日贫困的大石山区,熠熠生辉。目前,全县800多个自然村,已经规划了600多个“富裕生态家园”。

    “富裕生态家园”被专家认为有了社区的雏形。2005年5月,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平震惊:真想不到在中国西南地区,有这样的农村!“如果有意识地加入一些商业、娱乐设施,让农村社区化,欧美一些国家都是这样的走势。”罗知颂教授说,乡村风光加上清新的空气,我都想每年到乡下住一段时间,甚至盖房子。

    以“富裕生态家园”为主题的新村运动始于2001年。县委书记蒋洪说,不能为了建新村而建新村,而是将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农民借此增加收入、富余劳力本土化转移结合起来。因此恭城在规划“富裕生态家园”时,充分考虑农村自然资源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发展生态旅游,开劈三产这一新的增收途径。

    恭城的新农村建设引起了经济学家的关注。曾赴恭城考察的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说,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之一是让农民富起来。恭城走的是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环境让人很舒服,农民富了,有了这一扎实基础,然后至下而上,农民有要求,政府进行规划、引导建设新村。作为毕节实验区专家顾问组组长,他表示要将恭城的经验介绍到毕节实验区。

  “建新房不难,建真正的新村难”。在人和自然的亲和度提高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得到改善。乡风纯朴、社会和谐、环境优美,文明生态在这里初露端倪

    踏上恭城的土地,你会发现,几十万亩的果园,很难找到一个“瞭望哨”、“守望棚”。广东商人姚志坤说,这里的治安非常好,外地人晚上出来,包里放着十几二十万,一点问题都没有。到了吃饭时间,不管认识不认识,人们都会主动邀请你去吃饭。这种心态在别的地方难有。

    优美的乡村环境,浓郁的人文气息,是恭城给人带来的深刻感受。作为一个人口仅28万的少数民族贫困县,恭城村村寨寨都有大学生,中考、高考连年名列自治区前列;2005年3名北大、3名清华的成绩,更是让恭城这个小县城名震广西。据了解,历来重视对教育投入的恭城,2005年教育投入占财政收入比例高达24%。教育局一位负责人说,“恭城力求实现教育公平,资金向教育倾斜,教育局每年拿5至8万资助贫困学生。重视教育的氛围已经形成。加上这里的生态环境,好的老师进得来,留得住。”

    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是恭城人的又一可圈可点之处。在县城中心,气势恢宏的孔庙、武庙,与湖南会馆、福建会馆交相辉映,使恭城成为广西重点文物留存最多的县。在北洞源村、琅山村,保存完好的民、清古建筑群为现代新村增添了历史文化的积淀。北洞源村65岁村民欧阳材告诉记者,老屋已有300多年历史,虽然建了新楼,但这是祖上传下的,不能毁掉。村子里像这样有200、300年历史的老房子有10多栋。

    处于生态、教育、文化各项事业良性循环中的农民,开始有了新的精神追求。红岩新村有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当初大部分农户贷款建房,第二年要还贷,但是有一户打赖死,说能不能缓些?村民说不行,不能影响全村的信誉,旅游要发展,离不开银行的支持。没有钱,大家帮忙凑,明年再从果子里扣。最终农户按时还了贷款。刚刚融入现代文明生活的红岩村人,开始意识到诚信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完)

  相关报道>>

  李纪恒:恭城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 政绩写在老百姓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