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县下甲镇和伶站瑶族乡的交界,映入眼帘的是几十座山峰抱着一湖碧水,湖面宽阔,岛渚星罗,两岸山奇崖秀,蓝天白云倒映水中,风景如画。这湖,就是浩坤湖。
“浩坤湖水碧连天,倒影青峰花竹烟。一叶扁舟君自去,桃花源里觅陶潜”这是古代的文人墨客在游览浩坤湖后留下佳句。
然而,在过去好长一段时间里,湖边群众觉得这湖水就是祸患。“每年六月左右涨水,这个时候玉米还没收成,就被这湖水淹没了。所以,过去饱一餐饿一顿是常有的事。”浩坤村群众劳可团说。
近年来,凌云县委、县政府着力打造浩坤湖景区,通过“旅游+扶贫”模式,引导群众参与景区建设,让这片湖造福群众。
湖区里三合屯群众韦立新返乡经营客栈之前是一名“广漂”,2016年,浩坤湖景区的打造,让沿湖群众受益。
韦立新依山傍水的房子和屯里其余37户农户一样也被“打扮”一番,变得古朴而独具壮家建筑特色。
“为何不搞农家乐?”经过思考后,韦立新干起了农家乐。
“改装房间、厕所,购买新家具等,虽然起初有困难,但是我觉得坚持下去就会看到希望。”韦立新告诉笔者,他目睹了浩坤湖的兑变过程。
“以前没有通道湖区的路,旱季湖边荒凉一片,湖水变成一条小溪;雨季洪水淹没粮食和村。”他说,现在一切都好了,湖区搞成旅游景区,一年四季水位都不会很低,漂亮了,人多了,也热闹了。
在景区开旅游观光车的浩坤村民腊家良每天都开车在坡贴游客集散中心和浩坤湖来回跑。他欣慰地告诉笔者,游客多起来了,特别是周末和重大节日,很多游客选择来这里看山看水,品味茶乡魅力。
“我为自己是浩坤人感到自豪,原来我们深山也能吸引那么多人。”腊家良感慨地说,以前旅游想到的都是大城市和有名的大景区,现在整天生活在景区,而且还在家门口挣到钱。
每天在景区门口看到一个消瘦的身影忙上忙下,协助打理日常工作,他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益性岗位人员韦华宝。他家住景区浩高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
“村里安排这个工作,每个月工资1500元,虽然工资不高,但我很珍惜,我作为一名党员,也希望为浩坤湖的发展尽自己一份力量。”韦华宝说,他的妻子种植土特产在景区售卖,闲暇的时候编织壮族“金鱼帽”等民族工艺品卖钱。
从浩坤隧道进入湖区,映入眼帘的是青山绿水,沿湖古朴的村寨、公路一级骑行绿道等。
“我们这里变化很大,我家房子一楼以前是装杂物的,现在装修成小卖部,供游客购买。”三合屯村民莫换勤如是说。
走在浩坤湖畔,村庄、风雨桥、玻璃栈道、古门、老竹,步步是景,处处如画,三三两两的游客或拍照,或赏景……日复一日。
近年来,该县全力打造“湖秀、城古、茶香”的三张生态旅游名片,挖掘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探索旅游扶贫模式,让浩坤湖这片湖更加秀美,也让沿湖而居的群众吃上旅游饭。
据悉,浩坤湖景区通过资源租赁、发展特色产业、群众参与景区就业、景区收入分红、旅游企业带动、资产入股等“六个一”旅游扶贫模式带动该县浩坤、弄福、彩架、坪山、初化、伶兴等村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