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县]村民宁守清贫独守穷山 七百弄异地安置遇观念碰撞


 

蓝柏,大化七百弄乡弄良村弄石屯人。今年11月初,他在派出所申办新身份证时,遇到了一个难题:他的户口已于1999年迁到了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川山镇。无法申办身份证,跑运输的蓝柏寸步难行,一时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有此烦恼的还不止蓝柏一个人。

在弄石屯,记者一提此事,村民们立即围了上来。“我和儿子、女儿的户口都在环江,女儿结婚时办不到手续。”村民巫翠玲说,1999年异地安置时,她带着儿女去了川山镇。住了两个多月后,又举家回迁,理由是“那边住不惯”。她的说法代表了不少村民的意见。

在乡里做生意的韦先生说,虽然政府在环江的川山搞了不少异地安置者安置村,但后来因为“在外生活不习惯”,很多人又打道回府,成了“候鸟居民”。仅在弄石屯,迁移到环江的9户人家中,就有7户先后回了老家,并陆续外出打工以维持生计。

蓝柏告诉记者,当时他们村很多人报名去环江,后来很多人却选择回老家或外出打工,但户口仍留在川山。结婚、打工、上学,凡是需要用到户口的地方,在七百弄都办不了手续,这成了“候鸟居民”们的一块心病。

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真那么难吗?11月23日上午,七百弄乡派出所民警安广初一听这事立即摇头否认。他说:“只需在老家村委会开一张同意转回证明,本人写张申请书,交到派出所来,再到大化公安局户政科要一张‘准予迁入证明’,这有什么难的?”安广初拿出一叠“准予迁入证明”说,近年来七百弄每年都有几十个异地安置者迁回户口。

缺水缺土路不通 异地安置是惟一出路

1997年至1999年,考虑到住在石山区的居民所处自然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大化瑶族自治县接上级扶贫办通知,计划对各乡镇住在条件恶劣石山区的农户进行异地安置,七百弄乡是整个异地安置工程的重点乡镇。

那时的七百弄乡,基础设施薄弱,没有主导产业,人均收入低,政府决定把那些年人均收入未达到全乡镇平均水平(500元)、人均占有土地3分以下的农户迁出去,分为河池市内安置和广西区内安置两种。当时大化境内有1900户、9500人符合异地安置的条件。

七百弄自然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到什么程度?记者在去七百弄乡的路上,算是亲身体验到了。当时车过一个叫双福的地方,很快进入一条“之”字形的盘山公路,碎石飞溅,烟尘滚滚,外面是悬崖,里面是峭壁,没有保护栏的路仿佛从远处的天边飘来,看得人心慌,这就是有名的“八里九弯”。

都说“要想富,先修路”,盘山公路在村民的头顶上转,却因为太陡峭,怎么也进不了峭壁下的村屯。记者11月22日在“天下第一弄”看到,这里虽已通了公路,但只能在公路边俯望缩在山弄底下的村屯。要想近观,仍需步行3公里的陡峭山路,下山每行一步,腿都打颤。“我们买了摩托车也开不进家门,只好像牛一样拴在山上的公路边。”弄石屯村民蓝标立的一句玩笑,道出了七百弄人的辛酸。卖物产、买物资,只能肩挑手提,好不容易养大一头猪,得先宰杀,再由两个壮汉抬上公路才能卖出去。

水是生命之源,可七百弄最缺的就是水。记者在弄石屯转了一圈,早已口干舌燥,却没能喝上一口水。“屋后的水池已经见底,里面都是红色虫子。”一位村民略带歉意地笑着告诉记者,这里一年至少有4个月缺水。

由于没有旅馆,记者22日晚居住在七百弄乡一户居民家中,他提来小半桶水,客气地请记者“洗澡”,后来打听到,这半桶水是一家人一天的用水量。

作为世界上喀斯特地貌保存最完整的地区,老天爷在赐予七百弄优美自然风光的同时,也给了她少有的干旱。其实,七百弄并不是没有水,每年的降雨量都超过1500毫米,“降水要是全存起来,足可以打造第二个桂林”。但在这片20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却分布着5000多座山峰和3000余个“漏斗”,每个“漏斗”底部都是一片洼地,瑶语叫“弄”。“弄”里最低的地方有漏斗眼,不管多大的雨水,都可“喝光”。

“七百弄乡没有一条河,没有一口井,吃水全靠老天爷,今年起码有70%以上农户缺水。”说起水,乡长韦奇善叹了口气。为解决用水问题,乡政府所在地铺设了11.3公里的管道,建了3个抽水站,抽水成本是每吨3.1元。

韦奇善说:“目前水管已经老化,四处渗漏,抽不上水,水池也空了大半,不赶快想办法的话,一个星期后就要断水了。”乡政府所在地尚且如此,乡下村民就更缺水了。村民韦先生说:“去年底,弄雄村有上百户人渴得受不了,为了生存只好去红水河边搭窝棚住。”“弄”里的土,暗红,缺乏黏性,这样的土贫瘠、失水,易流失。

1000多个有人居住的“弄”中,土地情况基本相同。这种土地只能种矮种的玉米和红薯,雨水一来,玉米被冲刷,经常成片倒伏,连下一个月雨,很多弄里就颗粒无收。

人口越来越多,陡坡上瘦弱的荒草地也被开垦成巴掌大的地。这些地受雨水的冲刷,土越来越少,石头越来越高。“种了十来年,土下去几十厘米,成了一个个石窝窝。再过几十年,可能全部变成一坡石头了。”一位村民指着陡坡上一片鱼鳞状的“地”,很为子孙的生计忧心。

怕难适应新环境 宁愿守在山沟沟

跟仍在七百弄的大石山区苦苦忍受干渴的村民相比,异地安置者们无疑是幸运的,但留守故土的很多人,却仍然没有跨出第一步的勇气。

七百弄乡乡长韦奇善说,村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大石山区,离开家乡突然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不会普通话和当地语言,不会骑单车,不会开摩托车,甚至不会种水稻,怕当地人看不起,怕没有人拉家常会孤单。很多因素导致“候鸟居民”的产生。

在七百弄乡的222个自然屯中,分布着8000多名瑶族同胞,有的山弄里只有一两户人家。他们的语言自成一体,乡干部下乡做搬迁动员工作,都需要带“翻译”。对另外一些适应了大石山区生活的人来说,异地安置就意味着长期平静的生活就此被打乱,要适应安置地的环境,适应当地的生活,必须一切从头开始,这对大多数人来说,不仅是段痛苦的经历,更担心当地人看不起自己。“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窝,在老家虽然苦点,但日子过得安稳,不用担心什么。”对做动员搬迁工作的乡干部来说,这是进村后常听到的一句话。

大化扶贫办副主任梁培康说,当时异地安置的原则是“自愿报名,政府动员”,因为农民在石山里住惯了,一说到举家搬迁,确实有点想不通,为此,乡干部没少下乡做工作。梁培康告诉记者,整个七百弄乡最初迁到环江川山、洛阳等乡镇的异地安置户有480户,而到2002年验收时,稳定在环江的只有280户,其他200户选择迁回老家。

对这一现象,梁培康认为可能跟农民的思想观念有关,再一个原因是有的人在外水土不服。记者问:“政府有没有考虑帮他们适应新环境?”梁培康说:“我们是在2003年9月以后才撤消设在异地安置地的场部,正式把安置地移交给当地政府管理。在此之前,场部一直安排有一批专门的技术人员,手把手地给异地安置户传授各类种养技术。”

试探着移居外地 遇难又打道回府

“我们这里的年轻人,能走的都出去了,为的只是离开这个地方。那些想把户口迁回来的人,其实是受观念和利益的左右。”多次“赶异地安置大集”的韦先生毫不讳言。当时,不少人被安家费、房屋土地等诱惑打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迁往安置地。

韦先生说,他第一次报名参加异地安置,是在1999年12月27日那次。

当时经过动员,全乡有1万人参加,迁往环江的川山、洛阳两镇以及大化县城郊等地。韦先生的迁移地是环江川山镇,但他只在异地安置者新村住了3天,就回了老家。“我多了个心眼,没有把户口迁过去,先去看看再说。”他说。

说起那次迁移的感受,韦先生认为在安置地人生地不熟,语言无法沟通,住房不够宽敞,是导致他离开的原因。“当时确实有一点安家费,但后来发的就无法维持生活了。”韦先生的另一个看法是,在山弄里生活久了,一到外面还真有些不习惯。但出于改变自己命运的考虑,2001年,安置到北海的机会一来,他再次报名参加,在北海种了半年西瓜。后来,因为感觉自己的劳动得不到相应的报酬,心理的不平衡感一天天增加,最终促使他再次回到老家。

在七百弄乡,跟韦先生一样的“候鸟居民”并不少。他们渴望离开自然条件恶劣的家乡,却难以适应突然改变的外界环境。七百弄乡韦乡长告诉记者,他曾送异地安置者去北海的安置点,头一天大家高高兴兴地去,第二天他回来时,却发现他送去的异地安置者又来到车站,要与他“同去同回”。“他们说,来到安置点才发现,这里离海边不远,万一刮起台风来怎么办?还是呆在家里好,没有大风。”异地安置点环江山川镇茶江村委主任玉汉全告诉记者,百江的三组异地安置户虽然同时来到茶江,但经过四五年的时间,还是出现些参差不齐的发展状况。一组的人说,茶江比他们老家好,就是“水好,路好”。迁来后,不少人能适应,留了下来;也有一些人住不惯,刚来就走,但也有人是在后来的几年里陆续离开的。玉汉全举例说,百江二组原组长离开时对他说:“我们家有五六口人,只有我一个人来这里,现在我一个人坚持不下去了,挂念老家的人啊!”记者了解到,这些后来选择离开的农户,一般会把房子卖给周围农户,而户口留在当地。

自己开荒种地 尝尽苦辣酸甜

据川山镇派出所提供的材料,大化、都安两地转入川山的人口有1901户,3021人,分布在8个村。其中茶江村百江二、三两组离镇里较远,自然条件稍差,记者决定前往百江寻访。河池市到川山的交通较为便利,汽车行驶约1个半小时后,一条新修的碎石土路出现在记者面前。村民热情指引:“往前面走5公里就到了。”记者在百江了解到,其实,异地安置新村刚建成时,移居进村的居民也有不少酸甜苦辣。刚开始时,当地人对他们的到来表示了一些小小的不解。开荒遇到平地,村民会说:“那是我们开好的地,你们种坡地吧。”面对这些小问题,异地安置者们以他们特有的善良化解矛盾,也渐渐融入了当地的生活。异地安置者罗美玲说:“这里的人很淳朴,我们没钱买饲料,饲料店的人就把饲料赊给我们,说等猪卖了再给钱就行。”后来,外出打工的当地村民还将水田承包给他们耕种,一亩田每年只收50公斤租谷,大伙承包水田即可解决吃饭问题,“原来吃的玉米、红薯,现在成了养猪的好饲料”。

异地安置者唐毓柏家养了两头猪和20只鸭子。两个月前,他还花1200元钱买了一台磨面机,用木薯粉和饲料喂猪,4个月便可以出栏,而在老家养猪没饲料,至少要9个月才能出售。“户口迁来了,家也安下了,我就待在这里不走了,老家的地谁爱种谁种去。”罗美玲的话,说出了百江二组异地安置者的心里话。

百江3个异地安置户新村的酸甜苦辣,川山镇茶江村村委主任玉汉全心中有谱:“他们是1999年从大化七百弄迁来的,说实话,他们刚过来时,这里的条件确实苦,没有水田耕种,他们得自己开荒种地。”玉汉全说,当时来到茶江村的有900多户,将近1000人,分布在百江一、二、三组,而目前只剩下160多户,549人。

如今过了四五年,留下的人发展还是比当初来时好多了,“他们跟当地人相处总的来说比较好,我们都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兄弟”。

移居外地勤劳创造 不少居民过上好生活

与部分“侯鸟居民”相比,勤劳肯干的人抓住了机会。环江川山镇茶江村北江二、三组的条件是异地安置者点中较艰苦的,但经过5年多的奋斗,留在当地的安置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记者在去百江的路上看到,一个个平缓的土坡上长满了绿草和树木,坡下是水田,河沟在田间蜿蜒。走了4公里盘山弯路,渐渐看到远处的缓坡上有了人家,一排排砖砌平房从山背后呈现出来,房顶是一片电视天线,村中都是整齐的平房,道路平整,鸡犬相闻,一台什么机器发出“嗡嗡”的运转声。村口聚了不少人,几位村民正谈笑风生,一群小孩正围着他们嬉闹。一位老人告诉记者,这里是百江一组,有50多户安置户,经过5年的努力,现在家家都有田有地,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好。“我们每家都有电视,还有了自来水,这在老家想都不敢想。”在老人的指引下,记者往前走了1公里左右,几个穿着鲜艳衣服的小姑娘在路边张望,看到记者后,蹦跳着跑进了家门。记者跟在她们后面走,来到了百江二组蓝祥建的家。

蓝祥建,异地安置户中的“坚定派”。

1999年12月27日搬迁时,他不仅带上了妻子儿女,连自家一头牛也牵了过来,可见当时的决心。与这里所有异地安置户一样,他一家挤在25平方米的平房里,在屋后开荒种地,去1公里外挑水,确实吃了不少苦头。“这里的自然条件比起老家来确实要好很多。”蓝祥建说。

怀着对新生活的憧憬,异地安置户开始建设自己的家园。由于附近的水田属于当地人,他们只能在荒坡上开垦种地。为了完善交通,大伙每年要挤出几个月时间修路,架设电线,打水井,修造蓄水池。

“现在交通非常方便,水电都有了。”蓝祥建告诉记者,每年当地政府和上级部门都会给他们送些肥料、种子等生产资料。

2003年,还有单位给他们送来了八角苗。记者在屋后看到,这100多棵八角树长得很好,有的八角树已经开始挂果。“辛辛苦苦照看了它们3年,明年开始有收入了。”阳光下,蓝祥建摸着树上的青八角,脸上绽开了憨厚的笑容。

要彻底解决问题 还需精神上帮扶

自治区扶贫办项目管理处唐汉迪副处长介绍说,广西的异地安置最初始于1993年,2002年基本验收完毕。整个异地安置工作在河池和百色两地进行,由扶贫办牵头,发改委、农业银行、财政厅等各部门密切配合,完成了工作。当时计划对河池的22970户、114850人进行异地安置,最后实际完成异地安置的有23280户、110635人。

从河池、百色两地迁出的农户安置在广西区内268个异地安置农场(267个已通过验收)。七百弄作为大化异地安置迁出的重点区域,共迁出950户、4300多人,分别安置在环江、北海、南宁、防城港的安置农场。后来异地安置过程中出现少数农户反反复复安置、回迁等情况。

七百弄韦乡长说:“我们的政策是,通电、供水、修路等基础设施只照顾10户以上的村屯,10户以下的弄是不适合居住的,要一步步采取措施,全部动员搬迁。”但实施起来却有不少困难。有关部门要在七百弄乡搞一些针对异地安置户的培训,免费传授种养技术,但报名者寥寥无几。乡政府派人去动员,有村民回答:“我们没文化,去了也学不了。稻谷我不想种,也不会种,有玉米吃就可以了。”韦乡长感叹:“他们眼中的天,只有自己居住的弄顶那么大。如果人人都有盖一间平房的理想就好了。”据了解,目前当地政府部门正在考虑实施“无地搬迁”,初步设想是在县城附近盖房安置异地安置户,但不提供土地,让他们在县城以打工、做生意等方式谋生。这种“高级异地安置方式”,对七百弄的多数村民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异地安置工作跟电脑差不多,不仅需要硬件,也需要装软件,使用前要安装,使用时要通电,还需要不断升级维护。”从七百弄走出来的蓝老师如此认为。这一观点是,异地安置工作需要“分三步走”,分别是异地安置前培训、异地安置中、后期跟踪管理,整个过程统称“异地安置者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韦乡长认为:“精神帮扶这一提法可以考虑。我们可以派人下去调查摸底,将异地安置者的需求向上级部门反映。”记者将所调查到的七百弄部分异地安置农户的情况,向自治区扶贫办主任胡德才反映,他也觉得,目前对异地安置农户,最关键的是素质帮扶、思想帮扶,“既要项目帮扶,又要素质帮扶,这是政府在新一轮的异地安置工作中所应注意的一个问题。但是,也希望那些自愿报名异地安置的农户能摆正位置,要看到政府只是提供一个创造生活的条件和空间,要创建美好家园,还要付出辛勤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