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南区]海岛渔村胜桃源 龙门港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七十二泾位于茅尾海南端与钦州湾交界处海域,因小岛密布,参差错落,形成七十二条水泾。泾深浪静,泾泾相通,驱舟而入,如入迷津,景称“龙泾环珠”。钦州市钦南区龙门港是岛镇,与七十二泾隔海相望,风景奇秀。明代知州董廷钦诗云:“龙江一曲绕营隈,水满堤罗泾泾开。七十二溪分复合,海蜃濒嘘白玉台。谷口桃源如有路,渔郎误入几时回。”

如今龙门之美已不仅仅是古时“桃源之美”。11月上旬,记者踏上龙门岛,看到了一个富裕、文明、整洁、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型。镇村领导向我们讲述了近些年来建设龙门新农村的实践。

龙门富,十里蚝排藏金珠

以前要说龙门富,就说龙门的渔船有多少,走多远。现在要说龙门富,不得不说龙门的蚝。龙门港被称为中国的“大蚝之乡”。因为水质优良,这里生产的大蚝不仅产量高,质量也一流。

阳光明媚的正午,租一艘当地农民的渡船,记者来到钦州湾。开阔平静、闪烁金光的海面上,一行行、一列列的竹排浩浩荡荡。竹排下,是吊着的金珠般的一串串大蚝;那浩荡的场面,就是钦州湾上有名的“十里蚝排”。这十里蚝排不仅是龙门港海水质量和吊养大蚝的招牌,还代表了龙门港的经济支柱从单一的捕捞向养殖并重的转变。

龙门港一岛有4村,就叫东、西、南、北村。西村背海,以养殖为主,其余三村以捕捞为主。近两年钦南区在渔民中大力倡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渔民也感受到了海洋捕捞的资源压力,渐渐转变观念发展起养蚝、养虾、养鱼等海水养殖业。

西村共产党员黄其祥算得上是当地养殖第一人。因为掌握了先进的养殖技术,黄其祥的对虾养得特别好。但是他没有关起门来“偷”着富,而是在西村倡导成立了养虾协会,为广大虾农传授养虾技术。背海的西村渐渐从种植转向养殖,提高了盐碱地的效益,成为远近闻名的养虾专业村;村子里还相继出现虾苗场、加工厂等新行业,一跃成为龙门港第一富裕村。今年黄其祥一家养殖收入已有40万元,由他联系互助的4户虾农收入平均有8万元。

在龙门港镇农村信用社门口,记者遇到了前来申请贷款的北村农民吕宗燕。她计划贷款3万元作养虾的流动资金。问她村里贷款的人多不多,她爽朗地笑着答:“多着呢!养虾养蚝的人如今越来越多。”信用社主任刘星桂介绍说,整个龙门港镇,大概有900多户渔民曾经向信用社贷款,用来搞养殖,占全镇居民总户数的近40%,也有部分贷款买渔船。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龙门港信用社贷款发放量逐年提高,预计年底达到1500万元左右。刘星桂还给我们提供了4个数字:至10月31日,龙门港居民在信用社的储蓄存款已有4560万元,人均存款5900多元;这两年放贷收回率达90%;今年5月,龙门港信用社融资扩股,渔民纷纷入股,一个月间融资280万元。刘星桂说,现在龙门港信用社是放得多、收得多、效益好!

如今龙门港镇全镇海水养殖面积已有3000多公顷,预计今年全镇可实现渔业总产值近1600万元,海水养殖业将突破千万元大关。其中实行高密度养殖的大蚝、鲈鱼、美国红鱼等的面积达70多公顷。

龙门港镇镇长苏映向我们描述:发展现代渔业生产是龙门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渔业是龙门的支柱产业,但渔业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传统的捕捞业和养殖业上。因此,还要发展工业和海产品加工业,把产业链拉长,让渔民也能进工厂,缩小工农差别。同时,通过发展工业和加工业,增加税收,扩大财源,增强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能力。这两年龙门港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海产品加工业,建立了蚝汁蚝油厂、鱼粉厂、冷冻厂。目前正引资筹建一个大型船厂,规划开发旅游业,渔民的钱袋子会越来越鼓。这样的龙门港才是现代化的渔港。

龙门美,处处新村胜“桃源”

龙门港人口不足一万,是典型的渔村渔镇。岛上居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就是以船为家,捕捞为生。不过,今天的龙门港镇,渔民的小摇橹船变成了大船,90%的渔船装上了卫星定位系统,90%的渔民住上了砖房。2004年,龙门港人均年收入3428元,村村通电视入户率79.5%,通讯工具人均拥有率达50%,在我区称得上是富裕的农村。

到过龙门港镇的人都称赞龙门美。现在的龙门幢幢新楼更增添幽静渔村的现代化气息。但是,龙门人并不满足。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龙门渔民的生产生活长期在海上,而且一出海就十天半月或者更长,因此对岸上居民化的生活环境,渔民就不太在意,对搞好环卫工作渔民的态度也不积极,环境长期脏乱腥臭未得到很好解决。由此,龙门港镇党委、政府引导群众狠抓村容整洁工作,改善生活环境,以此改变他们对生活富裕的一般理解。

过去的3年中,龙门港共筹措资金250万元,建起新汽车客运站,铺设食品站至新市场、松明径至新市场以及船中队大门至南村塘开发区道路,政府大门口至东村码头道路,西村沙港路;组织了一支环卫队,专人专车搞公共卫生,使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如今4个村委先后拓宽了道路,硬化了路面,安装了路灯,村庄里有了地下排污管道,公共厕所和垃圾处理站出现在小镇上,粗犷的渔民开始在屋前屋后栽花种树,家家户户把庭园绿化和美化起来。现在,昔日疍民们更喜过舒适、优雅的陆上生活。

当下,龙门港镇借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东风,进行全镇的总体规划,以南村为示范村,建设南村新渔港开发区,引进资金投入城镇建设。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组织下,龙门开展“村美、户富、班子强”活动,以此掀起环境整治的热潮。还在各村开展“美在家庭”的活动,党委、政府和计生、妇联、协会齐心协力,在渔民中进行道德教育、科普教育、法制教育,形成了浓厚的“以富促美、以美促富”氛围。

龙门港镇党委书记陆红卫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方针’,使我们搞好农村工作的视角更全面,对农村发展的理解也更深刻。我们要加大宣传,把这20个字蕴含的丰富内容让农民也能理解,从而自主地追求更幸福的生活。”记者看到,在龙门港,村头村尾,挂横幅、贴标语,一些标语让人倍觉欣喜:“既要口袋富,更要脑袋富”、“船有道,人有路,村容整洁是心路”、“有钱是富,有礼也是富”。以往一心追求小船换大船、近海到远洋的渔民,开始琢磨更丰富的生活滋味。

龙门喜,四季劲吹文明风

龙门之喜,喜在文明之风拂面吹,喜在三多三少三变化。在当地,团结互助的多了,打架斗殴的少了;健康娱乐多了,聚众赌博少了;参加培训的多了,满街游荡的少了。这当中,根据渔港生产特点成立的海上党支部和引导渔民成立农业技术协会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在南村村委会办公室的墙上,记者看到这样两块牌匾:“海上党支部捕捞队”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星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说起这两个牌的由来,村支书包培才打开了话匣子。

南村最早成立的是海洋捕捞技术协会,也是龙门港最早的协会。目的是通过这个协会,在农村建立起讲文明、重权益、守法制的社会组织制度和管理机构。同时随着海洋捕捞越来越向深海发展,对捕捞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家也想着成立协会,一起学习相关技术。

后来政府提倡转产转业,南村60%的渔民开始搞养殖,因此协会就改成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挂了星级牌后,自治区和市里经常组织专家来村里搞养殖和捕捞技术的培训,协会自己也请来当地驻军讲解渔船上卫星定位等仪器设备的使用知识。南村培养出了一种学习培训的好风气。有了南村的经验,其他各村也按自己的生产习惯成立了农业技术协会。每年的休渔期成了渔民的“充电月”:渔场生产动态、鱼类迁徙习惯、渔船操作技术、防火消防措施、养殖实用技术等各式培训班深受群众欢迎,许多青壮年都成为有科技素质的渔民。

联合捕捞队也是从捕捞技术协会发展而来的。以前渔民出海大多是一家一户单独走,什么时候到哪里捕到什么,彼此之间不是很了解,在海上遇到天灾人祸也不能得到及时救助,因此就通过捕捞技术协会组织渔船联合出海。最初是8条渔船,后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南村率先成立海上党支部,组织了“海上党支部联合捕捞队”。全村渔船是个渔业大队,自发组成7个支队,每个支队有10-12艘渔船,由不同马力的船只组合编队,实行民主管理和村民自治制度。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船队出海的组织性和安全性。今年4月19日,远在北部湾渔场作业的南村村民陈发的渔船被一艘过往货轮撞坏船体,渔船进水不断下沉,他及时向自己所在的海上党支部通报。附近作业的支队渔船马上前往出事海域进行抢救,避免了沉船可能造成的40多万元的损失。

有了协会和海上党支部,渔民充分感受到了干群团结、互相帮助的力量,团结互助甚至成为他们推崇的“渔港风尚”。在各个村党支部的引导下,协会从会员的会费中分出部分资金用于接济村子里的五保户和孤寡老人,也适当地支持村里的小学和卫生站,还举办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

富裕起来的龙门港人,越来越爱玩,也越来越会玩。在龙门,村村都有龙舟队和篮球队。渔民们说,平时出海归来打篮球,休渔季节赛龙舟,逢年过节还要比比歌喉。农民不仅舍得掏钱赛龙舟,还在政府的支持下,积极争取当地的保险公司、通讯公司赞助渔村的各种赛事。

不大的渔港,一年四季都喜气洋洋。南村鸡年赛歌会上就出现了全村50多人报名、50多岁的村民也登台的热闹事。龙门农历五月赛龙舟更是赛出了名,包培才骄傲地说:“渔民把锣鼓敲震了天,把爆竹炸沸了海,还把岛外的‘长枪短炮’引来了不少,龙舟赛上了电视也上了报纸。”

两天多的渔村采访将结束时,镇领导感慨地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意味着加快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还意味着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主义事业也将进入加快发展时期。”记者也欣喜地发现,当地党委、政府通过对十六届五中全会有关精神的领会,明确具体地提出了“建设滨海小康渔港镇”的发展思路,正着手按十六届五中全会描绘的新蓝图,开展新一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