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渠清水进农田 旱涝不愁促增收

  春光易逝,农时催人。在春季农业春耕春灌黄金时期,我区各级水利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做到早谋划、早部署,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有力措施抓好春季农业灌溉,全力为今年粮食丰收和农民增收提供坚实水利保障。

  靠前服务助力

  农田畅饮增收水

  在合浦县闸口镇闸口村,连片绿油油的秧苗涌向眼前,一渠清水潺潺不息地灌溉着田野。

  “我们3月中旬就开始插秧了,现在示范区所有稻田都完成了春插。”合浦县禾美稻香粮食产业示范区负责人徐信昌告诉记者,“用水很方便,一个电话打到闸口水库,半小时水就到田了。”

  “肥水跟得紧,今年水稻长势良好。”徐信昌说,示范区内3000多亩农田种植的都是富硒水稻,每斤米的价格要比普通大米高5元钱。因为看中闸口镇土地规模连片,灌排体系等基础设施完善,2016年他回乡建立水稻生态安全技术展示示范基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周边地区群众大力发展富硒水稻及红米、黑米等特色种植业,成功促成1000多亩撂荒耕地流转承包给合作社,辐射带动200多户群众(其中85户贫困户)入社,大家抱团致富。

  农业生产,关键在水。今年春,合浦县降雨量不足。为确保春季农业生产不受疫情影响,县水利部门加强对水库水源管理,统一调配,科学用水,制定春灌用水方案,根据用水需要和计划及时开闸放水灌溉;春灌前组织技术力量对全县水利基础设施、水闸、启闭机检查维修,并开展大规模的支、斗、毛渠疏通和清淤,确保正常水量调度和输水畅通。截至4月14日,合浦全县春种农作物播种面积94.05万亩,已插早稻15.5万亩,完成任务100%。

  疫情不隔供水情,复工复产保民生。入春以来,为了最大限度保障全区春季灌溉顺利开展,全区各级水利部门深入水利项目建设工地、田间地头,督促做好春灌用水各项工作;各地各灌区及时收集用水需求,优化调整供水计划,确保水源充足。截至4月22日,全区11个大型灌区已全部开始春灌,累计春灌面积168万亩。已插早稻面积1045.15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86.45%。有58个县(市、区)完成早稻插秧任务。

  补短板强基础

  看天种地成过去

  位于合浦县西北部的洪潮江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发电、防洪、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是下游30多万亩农田和果园的“大水缸”。

  4月中旬,记者在沙岗镇浦江村看到,洪潮江水库浦江支渠新蓄的水正在徐徐流淌。水渠两旁的农田里,种满了花生、豆角等经济作物,农民正在抓紧时间收摘冬种的豆角上市。

  “没有做节水灌渠前,我们只能看天种地。水渠做好后,收完两造水稻还可以冬种蔬菜,一年四季都有收入。”浦江村支书潘能武告诉记者,几年前,浦江支渠还是一条破烂的老水沟,旱不能灌,涝不能排,农田丢荒严重。

  “经过10年的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和灌区小农水项目建设,水库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从原来的0.3提高到了现在的0.501。” 北海市洪潮江水库工程管理局副局长李中强说,实施改造后的渠道基本消除了渗漏现象,输水周期缩短,渠道输水能力、用水效率大幅度提高。

  “解决用水后,水稻亩产由原来的六七百斤提高到了1000斤,全村冬种面积增加了700亩,单是种豆角一项,每户就多收入一两万元。”潘能武说,很多家庭都已靠种植豆角发家致富。

  “经过多年建设,我区农田灌溉体系日益完善,农业生产不再‘看天种地’,粮食产量大幅增长,成了农民增收的‘稳定器’。”自治区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全区共下达投资3.1亿元,进行8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目前已完成投资3亿多元,占总投资的99.1%。

  建得起管得好

  小水库惠大民生

  在合浦县公馆镇南山村,春灌全靠南山水库放水。一到春季用水高峰期,为了能抢到水,村民们经常熬夜蹲守,农户之间因水而发生冲突是常事。

  “过去水库没人管,加上土渠年久失修渗漏严重,用水难保证。现在建起了三面光水渠,能灌能排,水库还有专人放水,用水很方便。以前全村4000多亩农田灌完水要半个月,现在只要两天,再也不用为水发愁了。”南山村村委主任范先禄说。

  “三分建,七分养,只建不养,等于瞎忙。”用水更要管好水。

  “小水利工程建设不难,难的是,建起来以后由谁来管、怎么管。”合浦县水利局副局长姚太申说,以前,县里面上的小农水工程都是由镇村管理,但很多工程往往跨村跨乡,责任不明确,人员、经费也没有落实,管理养护流于形式。

  “专业事还得交由专业人来干。”在开展好农田水利建设同时,合浦县将涉及公共安全的小型水利统一收归国有,由专人管理管护经费,县政府组织统一签订安全责任书,通过新组建乡镇水利站的方式,实现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全覆盖。该县通过“以大带小”模式将中型水库及几个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连在一起,责任捆绑,中型水库的技术人员定期去小型水库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小型水库的管理人员发现难以解决的问题,技术人员也要及时赶到,采取措施妥善解决。另外,针对水库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采取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每座小型水库建立以“1名水库职工+2名外聘群众”和家庭式的“专群结合模式”,逐步实现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建好管好的可喜转变。目前,合浦县境内属于县管辖的中小型水库共28座,分别由3个国营水管单位和6个乡镇水利站负责,配置专职水库管理人员32人,外聘水库值守人员52人。

  “南山水库是一座小(1)型水库,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人,外聘了2个当地村干和1名群众作值守人员。上级技术人员经常来南山水库巡查、指导工作,对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帮助很大。”合浦县公馆镇水利站站长吴胜说,有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帮助,落实了管护经费,稳定了管护人员队伍,确保了南山水库的安全运行,也让水库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2014年以来,为扭转我区小型水利工程“有人建,有人用、无人管”的被动局面,我区坚持“稳当头、实效果”,多措并举高位推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自治区领导多次研究部署深化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并从自治区政府层面督查、通报全区国营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督促各地足额落实经费,持续推动改革深化。

  目前,全区已有25个国营水库管理单位性质由自收自支或公益二类调整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2019年11月底,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阶段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比水利部、财政部提出的2020年完成改革工作目标提前一年完成。各地探索创新了多种管理新模式,打通了“肠梗阻”,破解了“管护难”,真正实现农水工程建得起、管得好、保安全、长受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