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县:“三个突出”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

  德保11月28日讯(通讯员农常新潘晶课)近年来,德保县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通过政府引导、企业经营、农民参与的形式,从壮族特色民居保护改造、改善村寨人居环境、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保护传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开展民族风情旅游、增加群众收入、促进民族团结和谐等方面入手,在城关镇那温村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开发自然观光、民族风情、休闲垂钓、农家食宿体验等特色旅游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突出整体规划。在“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框架内,通过专家指导、科学论证、编制规划来理清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工作的思路,努力做到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结合、与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相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相结合。

  突出整合资源。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协同推进机制,民族工作部门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围绕其他项目主管部门、资金安排部门的要求进行谋工作、排项目,把一些产业项目、基层设施项目通过主动包装、主动对接,积极协调、引导县直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特色村寨建设工作,整合各类项目资金资源,统筹安排,捆绑投入;注重吸引社会资金、市场化运作参与建设。2018年以来,共跨部门整合县住建、文化旅游等部门资金5532.47万元,开展了那温村壮族民居立面改造、巷道排污治理、民族文化广场、七星伴月农家乐旅游项目等。

  突出特色意识。以改造特色民居为切入点,建设一批带有壮族特点的特色民居,同时利用特色和优势打造品牌,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因地制宜地建造规模适宜的壮族文化活动场所,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努力培育个性化的文化品牌;加强对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手工艺技艺等文化精品进行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

  据统计,今年10月底,那温少数民族特色村已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门票收入50多万元,带动其他收入25.6万元,户均收入8613元,社员人均增收2368元。同时还带动群众入村民合作社88户320人。当地群众可从参加景区建设、参与景区管理服务工作、销售农家土特产、土地流转及合作社股份收入等4个方面实现增收脱贫,预计每户贫困户年均增收1万多元。

  如今,合作社还规划在河道两旁种植时令蔬菜和水果,供游客采摘,以绿色生态、休闲垂钓、水果采摘、山地骑行等为特色,打造“可览、可游、可娱”的乡村休闲地,进一步提升民族特色旅游发展品味,进一步扩大德保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品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