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白山镇造化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账户上汇入一笔款项4.05万元,一改该村集体经济长期无收入的窘境。至此,马山县81个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全部突破年收入4万元的关口。
是什么使后进村迸发活力,爆发追赶超越的力量?
“这种力量源自于坚强有力的组织堡垒。”马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伟昌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县创新开展“脱贫攻坚当先锋,千山万弄党旗红”党建促脱贫行动,在全县单独或联合组建屯级党支部437个,设立党小组501个,选派276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到无党员的“空白屯”和党建工作“薄弱屯”开展工作,大力推进屯级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A让支部强在屯上
2017年,古寨乡古棠村因屯级支部虚化弱化,被列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党建工作被市、县点名通报批评。
痛定思痛,马山县委组织部派驻该村的扶贫专干刘文明认为:“必须扭转这种局面,改变村里党建工作落后局面,以强有力的党组织带动发展。”于是,他率先在全县实施向屯级支部安排党建联络员的做法,并推行“流动夜校”宣讲活动,很快古棠村的基层党建工作发生了变化。
据统计,最近3年来,全县共选派276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到屯,分别定点联系帮扶1-3个没有党员的“空白屯”和党建工作“薄弱屯”,重点抓好发展党员、成立党组织及整顿软弱涣散等工作。
为了让屯级党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马山县按照“便于管理、便于组织、便于活动”的原则,采取“多屯一支部”模式,成立334个联合党支部,覆盖1595个屯;通过采取优先发展党员、转接党员组织关系等方式为单独成立党支部创造条件,单独组建103个屯级党支部,设立党小组501个。此外,该县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基层党建“百日攻坚”行动,撤并调整86个不规范的屯级党组织。
B带农村党员建“家”
10月16日,向山镇大同村乔美屯党支部的党员们在亮堂宽敞的活动室里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日活动。
“过去,我们没有经费装修闲置用房,支部的‘三会一课’经常在中心户家里开。”乔美屯党支部书记韦仕美说,县里得知这个情况后,拿出经费支持该屯建党组织活动场所。
在县委主要领导的推动下,全县逐渐形成“财政划拨一点、党费支持一点、社会帮扶一点”的屯级支部建设经费保障机制。3年来,全县投入150多万元用于面上屯级支部建设,并分别给予117个屯级支部示范点5000元工作经费,落实屯级支部书记月津贴50元/人。
为了节约资源,马山县还注重盘活闲置教学点等“沉睡”资源,并按照“有场所、有党旗、有标识、有桌椅、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集中打造203个规范化的屯级党支部活动场所,让屯级支部有了“家”,让屯级党组织这个“神经末梢”有了归属感。
C让“能人”成“红人”
“在村里,我利用自己的特长为贫困户提供科技培训,认真干好工作,同时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立星村外托屯先锋队队员、庆财种桑养蚕合作社负责人覃庆财在屯级支部引导下成为一名党员后,他干起工作更有劲头。
近年来,马山县优先把“能人”培养为“红人”,最近3年通过定人帮带、定案培养、定期考察、定岗锻炼共发展农村党员295名,年轻党员的数量比2016年增加15%,无党员或不足3名党员的屯减少86个,为基层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对于仍未摘掉贫困帽子的马山县来说,发挥党员致富带富的先锋模范作用尤为重要。该县还优先把党员培育为致富带头人,除组织培训外,为每个贫困村提供10万元的党员创业就业扶持资金,2018年以来新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97名。与此同时,当地还优先把“好苗子”发展为“领头雁”,目前,全县在贫困村培育村屯致富带头人368人,其中66人进入村两委班子。
为破解“干部干、群众看”的难题,马山县创新“党支部+两支队伍”的模式,即支部引领,在村一级组建151支分别由5名以上骨干党员组成的党员突击队投身脱贫攻坚等领域的急难险重任务,在屯一级组建191支党群同心服务先锋队,充分把广大党员群众动员起来,凝聚脱贫攻坚强劲合力。
2016年以来,在广大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县已有38个贫困村摘帽,贫困人口从9.4万减至2.8万,贫困发生率从20.22%降至5.91%。到今年9月,全县156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已全部达4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