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创新用活“党建+”产业发展齐开花

  宾阳讯(董晓花)近年来,宾阳县大桥镇党委政府围绕全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聚焦贫困,以点带面、超前谋划,通过创新用活“党建+”,促进了所辖17个村(居)委村集体经济发展全面开花,树立了镇、村两级党组织聚力脱贫攻坚的标杆。

  党旗领航,打造强村富民核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大桥镇党委把党建工作贯穿于产业、集体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中,不断完善制度,配优班子,形成了党员抓、抓党员的工作格局,进一步调动了各级党员参与脱贫攻坚的热情,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建章立制,强化组织保障。镇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每周一召开例会,及时传达学习上级有关脱贫攻坚文件精神,部署一周扶贫工作。党委书记带队遍访贫困户,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召开党委会和领导班子会研究解决,为脱贫攻坚顺利开展扫除障碍。每月组织开展扶贫交叉检查,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下发给帮扶责任人,并要求按照清单逐个销号。把脱贫攻坚工作列为单位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硬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将结果纳入干部年度绩效考核。

  二是支部引领,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干部队伍。发展村集体经济,支部是核心,坚持将选准配强发展型的村级“两委”班子,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作为重中之重。在2017年村级“两委”班子换届中,大桥镇将“能够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作为“两委”班子人选的首要条件,把积极上进,热心为民的年轻人选拔充实到干部队伍中来,进一步激发村委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热情,焕发青春活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三是创新思路,推行“党员+”模式。大桥镇不断创新管管理模式,将党建融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让镇村两级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成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主导者和参与者,如在创建大桥镇和盈养鸡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园项目建设中,镇党委始终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力量攻坚克难,在村级合作社的基础上,创新创建了镇级合作社统筹指导产业园建设,由14个村党支部书记以社员兼企业合伙人的身份带领14个村的党员干部参与产业园建设的全过程。在合作社中设立的监事会、理事会、经理等组织和负责人都由优秀党员参与或兼任,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强化村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的同时,又提升了党员干部的发展和服务能力,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一香一甜”,村集体经济多点开花

  脱贫攻坚战以来,大桥镇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用好扶持产业发展政策和项目资金,在贫困村大力发展“一香一甜”产业,推动全镇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一香”,即中草药示范园。制香是大桥镇的传统优势项目,2018年,贫困村六龙村委联合龙头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合作,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利用上级政策资金和村委自筹资金建设六龙村中草药产业扶贫示范园,发展中草药种植和加工,村集体流转土地种植莪术、首乌、佛手等特色中草药约160亩,产业园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向导,以村委集体为示范和带动,由村民合作社自主经营管理。在建设过程中,村委班子、第一书记等带头参与征租流转土地、平整、种植、施肥、除草等各项环节,并与广西药用植物园签订了科技技术支持协议,进一步降低产业生产管理风险。目前全村种植中草药已超过1000亩,带动32户123人受益。产业园建成后,预计今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约15万元收益,还可以继续增加每日不少于15个工作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一甜”,即糖料蔗双高基地。大桥镇结合传统甘蔗种植产业的发展思路以及南宁糖业大桥糖厂的区位优势,在贫困村大力发展糖料蔗“双高”基地。其中六龙村委班子成员带头参与,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流转合同。通过实行小块变大块,建设新一代“高质高产”糖料蔗基地。在班子集体努力下,不到一个月,267亩土地流转完毕,2017年10月,投资约55万元的村集体第一个产业基地正式开工建设。为此,六龙村还专门成立了村民合作社、制定详细规章制度开展村级集体产业的经营发展,由村委班子自主管理,村民参与监督,有效解决了村集体产业管理不敢管、管不好的难题。截至2018年底,该村建成了267亩的村集体“双高”糖料蔗产业基地、157亩的中草药产业扶贫示范园,带动全村种植糖料蔗超过2000亩,中草药超过1000亩。2018年底,村集体经济产值高达70万元,贫困发生率从原来的14.5%降到1.76%,并顺利实现整村脱贫摘帽。另一个贫困村兴宁村也同步建成了占地360亩的糖料蔗双高基地,并打造了规模化养鸡扶贫产业园,2018年村集体经济近6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华丽转变。

  抱团发展,“造血”功能显著增强

  一是组建专业联合社,抱团经营发展。针对非贫困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后继乏力等问题,大桥镇党委通过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引进龙头企业,探索出一条产权明确、规模化养殖的“龙头公司+村合作社+镇合作社”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道路。先后组织30余名党员干部实地参观龙头企业,学习规模化养殖技术。同时,在村级合作社的基础上,推动罗江等14个非贫困村以村支书为法人代表创新创建了镇级合作社——宾阳县大桥镇和盈养鸡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广西和盈农牧有限公司合作发展规模化养鸡产业,让他们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管理者和参与主力军,既强化了村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又提升了村委党员干部的发展和服务能力。

  二是引进龙头企业,发挥集聚效应。为补齐各村党支部管理、技术、人才不足的短板,引进龙头企业---广西和盈农牧有限公司,按照“公司+村集体+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整合14个非贫困村的280万元扶持资金,集中力量在五七村委建设占地98.79亩的大桥镇和盈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示范区(一期),内含14个全自动化养鸡棚。根据实际情况和合作社村民代表意见,确定“产权清晰、开支共担、保障收益”的发展思路,即14个村合作社共同出资同在产业园内规模化养鸡,每村享有1个养鸡大棚的所有权,园区的租地、建设开支由14个村合作社共同承担,共同出资聘请8个管理人员负责养鸡场日常管理,各合作社享有本合作社对应的养鸡大棚销售收入。

  三是立足扶贫攻坚,突出惠村惠民。随着示范园(一期)的第一批鸡苗陆续上市,根据市场行情,届时14个抱团发展的非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将达到4万元以上,收入总额可达127万余元。目前,利用区、市级资金和扶贫资金共计420万元建设17个1200㎡标准化鸡棚的二期项目也在陆续建成并同步投产,可养殖22万羽,还辐射带动了贫困村兴宁村委打造了占地42亩和盈模式养鸡扶贫产业园。有了前期的成功探索,在第三期100亩的项目基地规划中,大桥镇将继续投资建设1200平方米标准棚7个,同时引导全镇部分贫困户、低保户利用小额贷款集中代养建设1200平方米标准棚7个,共计建棚14个,年出栏54万羽,预计全年养鸡纯收入108-135万元,将能有效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