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海城区:突出重点发挥优势 推动县域经济新发展

——2018年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概述

  北部湾广场

  近年来,海城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及北海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和中心城区优势,围绕打造好“向海经济”、谱写海上丝路新篇章的重要政治任务,着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激活市场主体活力,构建起一整套招商引资机制,全方位融入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18年,海城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5.10亿元,同比增长11.1%;全面实施新一轮财政管理体制,财政收入同比增长54.95%,全口径税收收入同比增长5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11元,同比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66元,同比增长9.6%。2018年末常住人口37.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99.89%。

  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县域经济增长极

  高度重视服务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确定了“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的服务业发展方针,把壮大服务业作为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突破口。特别是2018年以来,提出了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和楼宇经济的思路,为服务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连续两年,服务业保持了较大幅度的增长,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4%,对经济贡献率达到51.4%,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0.9%,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3.65%。推动医养结合,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海城区被评为“广西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县(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积极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年内实现旅游消费283.55亿元,同比增长40.31%。

  全力服务园区项目平台建设。全力服务北海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加快发展,为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园区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思路,强化电子信息“五大产业树”(笔电产业树、冠捷液晶显示器产业树、硕华硬脆材料加工产业树、移动智能终端产业树、智能音频产业树)集群发展。2018年11月,总投资540亿元的惠科电子北海产业新城项目开工建设,项目的实施将在未来5-6年内为广西和北海新增三个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千亿元产业集群,形成移动智能终端和智能显示终端两个全链条产业树,为广西和北海电子信息转型升级注入强大的推动力。2018年9月,中电北部湾信息港二期项目开工建设,信息港自2017年11月正式开园,到2018年累计入驻企业超过180家,已成为广西规模最大的软件信息服务业集聚区。北海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北海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国家封关验收。2018年,海城区工业产值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98.95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98亿元,同比增长13.8%,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76个百分点的增幅。

  2018年11月27日,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秦如培出席惠科电子北海产业新城一期项目开工仪式

  投资230亿元的惠科电子北海产业新城,51座塔吊如火如荼投入建设

  中电北部湾信息港

  立足资源禀赋,发挥县域经济后发优势

  提升发展海洋产业。充分挖掘和利用海洋资源,围绕打造向海经济、建设海洋强区的目标,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成功承办《海洋经济蓝皮书》发布会暨“向海经济”研讨会,与国家海洋局第四海洋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建立了海城区首个专家智库——“海洋智库”,引进和聘任高端海洋产业人才40多名,为海洋经济发展和打造“向海经济”提供智力支持。生态海洋牧场、高德渔港改扩建等项目有序推进。2018年,实现海洋渔业产品总产量25万吨,总产值31.7亿元,海洋捕捞产量居广西县区第一。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设施农业,马栏垌果蔬产业示范区、翁山果蔬产业示范园区等8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园、点)通过上级验收,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4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1家,玖嘉久食品有限公司入选广西农业企业品牌目录,“鱼播”鱼丸和“绿仙”螺旋藻入选广西农产品品牌目录。

  精准实施产业扶贫。以扶贫攻坚为统揽,深入挖掘和开发赤西村独特的资源优势,形成后发优势。建成赤西塘儿村扶贫大棚蔬菜基地45.64亩,鼓励贫困户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引导农户大力发展花糯玉米、紫淮山、靶齿菜、花生、蔬菜瓜果等无公害特色农产品,其中,“耙齿菜”年产量10万斤、年收入可达40万元,“花糯玉米”年产量15万斤、年收入可达22.5万元。积极打造赤西村乡村旅游品牌,成功举办了赤西首届油菜花旅游文化节、“美绘赤西·艺塑乡村”墙绘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活动,推进旅游扶贫产业发展。

  海城区与国家海洋局第四海洋研究所签订向海经济战略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赤西大力打造油菜花文化节,助力乡村振兴

  全方位推进招商引资,构建县域经济新格局

  持续深化区域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动融入“南向、北联、东融、西合”新格局。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拓展与北部湾城市群区域合作,扩大与港澳台、泛珠三角及西南、中南等地区的经贸往来,瞄准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目标企业,着力围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软件信息、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海洋服务、商务服务、医疗康养、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组织多形式、多领域、精准式的招商活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招商引资新格局。

  着力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组建招商引资项目帮办中心,推行“保姆式”无缝对接服务,全力引项目、跑项目、抓落地。成立重大项目策划与推进“1+8”工作组,落实区领导联系推进项目责任制,进一步健全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力推北海新鸥鹏教育产业城等百亿项目落地,中加广场、山湖海·上城等重大项目从项目签约到落地建设,仅用时3个多月,被投资者喻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北海速度”。希尔顿欢朋酒店、鑫运汽车展示中心、北海沃尔玛超市、爱尔眼科医院等项目建成运营;北海温德姆酒店等一批续建项目顺利推进。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激发县域经济新活力

  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对与中部商贸集聚区相连的东部高德老街和西部地角街道,海城区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打造集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小镇,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和实现资源共享。高德街,紧邻高德渔港和高德大桥,是海城区的城乡结合部,2018年区政府正式启动高德老街保护与开发项目,在湖海路与河南路交汇处西北侧为拆迁户开工建设了回建房,该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投资88亿元的新营国际海洋文旅康养小镇签约落地,北海地之角特色小镇前期工作也在加快推进。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道路方面,开工建设西南大道东延线、江苏路,加快推进广西滨海公路大风江至高德段征地搬迁工作,推动城区向东延展,拉开城市框架。教育方面,统筹推进新校建设,位于河南路的海城区第一实验小学投入使用,海城区二十小竣工,海城区二小南珠校区、八小银河校区启动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区学校布局。

  高德渔港、高德大桥

  推动思想解放和制度创新,增强县域经济内生动力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全力提升发展竞争力。新的区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推行“一个窗口”受理,实行并联审批和“一站式”服务,行政许可事项承诺办结时限比法定办结时限缩短75%以上。“一事通办”改革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事项447项,占比96.34%。

  持续巩固生态环境优势。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完成河长制任务全市排名第一,湖海运河、三江明渠、大江沟等河流生态得到修复。廉州湾海湾新城区海域综合整治项目扎实推进,北岸沿海滩涂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市花公园、体育公园全面完工,中山公园、长青公园完成改造并正式开园。环卫作业市场化服务全覆盖,机械化清扫率达80%。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4.5%。

  锻炼队伍谋长远。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之以恒改进作风,大力践行“三坚持两改变”,开展提效能争先锋“十个一”活动,重拳整治“懒政怠政、为官不为”问题,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北海综合保税区验收纪要签署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