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标准厂房 壮大村级经济 ——富川粤桂扶贫协作产业园助力脱贫攻坚见闻
粤桂(四会-富川)扶贫协作产业园由广东肇庆市四会市与富川瑶族自治县携手打造,属于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的园中园。两年来,富川高度重视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厂房、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园区承载力、吸引力,助力打赢脱贫攻坚工作硬仗。
A标准厂房引入装配式建筑
没有混凝土搅拌的场面,整个工地只有寥寥数名工人,吊机将一根根粗壮的钢梁吊起来,工人照着图纸将钢梁拼接……4月11日,位于富川瑶族自治县境内的粤桂(四会-富川)扶贫协作产业园内,标准厂房二期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据了解,该项目建设总用地面积超过5500平方米,新建厂房6栋,以及配套的消防水泵房、废品仓库等,总投资2.4亿元。6栋厂房均为钢混结构的装配式建筑,包括土建工程、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消防工程、弱电工程、电气照明工程、绿化工程及配套设施工程等。
“我们目前在建的是第二期工程,主要建设6栋总高6层的钢混结构装配式厂房,各项配套齐全,企业直接搬入设备就可以生产了。”据项目建设方中国通号建设集团工程部负责人胡可介绍,与传统砖混建筑相比,钢混结构装配式建筑工期可缩短一半,使用劳动力减少30%,预计今年8月整体交付入驻企业使用。
之前,通号建设集团已在贺州建设了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搭建起装配式建筑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现场施工到运营维护的全流程运营体系。自2017年起,贺州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该集团先后承建贺州生态产业园装配式建筑标准厂房、贺州姑婆山棚户区改造、贺州八步区城东实验小学、贺州鹅塘镇第二初级中学整体迁建等8个项目。
对于扶贫协作产业园厂房的建设,无论是业主方与建设方,都坚持高标准建设的同时能尽可能缩短工期,让入驻企业尽快落地,发挥扶贫协作的作用。
B粤桂携手壮大集体经济
2017年9月,四会市与富川瑶族自治县开始携手共建扶贫协作产业园区,定位发展电子、新能源、建材、生物医药、食品精深加工等产业。目前,已发展成为富川脱贫攻坚重要项目之一。
四会市利用广东省帮扶资金3000万元,在协作产业园购买2.7万平方米一期标准厂房作为富川58个贫困村集体资产,通过出租厂房获得租金,实现贫困村集体经济增收,补足村级经济薄弱短板。按目前的厂房租金收益预测,到2020年每年可为该县58个贫困村集体增收324万元,平均每村增收5万元左右。
同时,四会市与富川还积极探索“飞地经济”模式。目前,该县已引进5家广东企业进驻扶贫协作产业园区,总投资4.1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000多个。其中,晶联科技公司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值2.4亿元的LED灯具生产线,其产品全部销往北美以及北欧、非洲,可以提供就业岗位500个。该公司去年11月开始试产,同时还计划从粤港澳大湾区引来4家上下游企业进驻园区,为其提供配套产品。
如此一来,粤桂(四会-富川)扶贫协作产业园达到“一举五得”的效果——让贫困户实现就近就业,使贫困村壮大集体经济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入,同时壮大县域经济总量,解决园区发展资金瓶颈难题。另一方面,帮扶资金变成村集体资产,能发挥长效作用。
富川瑶族自治县县长李裕科说,标准厂房是粤桂(四会-富川)扶贫协作产业园的基础项目,必须按高标准高要求来建设。同时全力做好园区后续运行和管理,完善相关配套等工作,保证入驻企业尽快落地尽早生产。还要立足园区产业定位继续引进优强项目,逐步形成规模聚集效应,为富川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大助力。
C助推富川循环经济发展
近年来,富川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力图突破“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
据了解,作为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的“园中园”,粤桂(四会-富川)扶贫协作产业园的建设,同样按循环经济模式,从供水、供电、供热、供气,到企业污染的综合治理与环境美化、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协作等,都在园区内得到解决,实现资源共享,在降低企业的创业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资源的产出效率。
由于背靠华润火电厂,在厂房建设的同时,施工方铺设管道,从华润火电厂接入蒸汽、电,使粤桂(四会-富川)扶贫协作产业园成为“集中供热、集中供电、集中供水、集中供气、集中治污、集中物流”的产业园。目前,该产业园实现水价贺州最低,电价最优;蒸汽纯净度高、稳定性强且价格两广最低。
而标准厂房整体项目(共三期)建成后,可以为企业提供超过20万平方米的工业标准厂房,同时通过招商,可引进10-15家省内外中大型企业。入驻的企业正常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30亿元以上,实现当地居民就业5000人以上,实现税收3亿元,成为富川乃至贺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