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十佳县”典型材料之五:玉州区

加快“五大转变”  建设“工贸强区”

中共玉林市玉州区委员会  玉林市玉州区人民政府

 
    
  玉州区是玉林市中心区,辖1个街道办事处和8个镇,土地面积464平方公里,人口 55.7万人,市区常住人口40万人。1997年新区成立以来,特别是2002年实施“工贸强区”发展思路以来,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实现生产总值28.57亿元,增长16.596,增幅比土年提高11.5个百分点。财政收入30247万元,比上年净增4789万元,增长18.896,非税性收入仅占财政收入的9.296。全玉州区有5个镇(街道)财政收入超千万元,其中1个超亿元、2个超两千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3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60元,比上年增14.5%。各项经济主要指标增速均创历史新高,初步实现了“工贸强区”和在“玉贵走廊”局部崛起的发展目标。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发展思路由“现代农业”向“工贸强区”转变,找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突破口
    建区伊始,我们的发展思路是突出抓好城郊型现代农业。2002年后,新一届党委、政府对发展定位进行了重新审视,确立“依托城市,服务城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把玉州区建设成为现代化工贸强区”的发展思路,把I业、商贸业摆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紧紧依托“四大平台”,开发“两大内源”,加快“两个融入”,实现“两个率先”。依托“四大平台”就是以玉贵走廊、工业大会战、城市基础设施大会战、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中国·玉林)为发展平台,努力把玉州区建成工业发达、商贸繁荣、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和人居环境优美的城市中心区,并把玉贵走廊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的走廊、“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走廊、社会稳定及文明和谐的走廊。开发“两大内源”,就是挖掘本地人力资源和民间资金的潜力,在既没有可供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宗矿产资源,又没有国家重大项目投资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激活民间资本,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使民营经济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超过80%。加快“两个融入”就是以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作为招商引资和扩大开放的平台,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使我们玉州区去年合同外资总额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58%和30.6%。实现“两个率先”就是以“四太平台”为载体,开发内源和借助外力相结合,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在玉林率先加快发展和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发展思路由“现代农业”向“工贸强区”转变,不仅找到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而且推进了由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过渡。去年我们玉州区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区经济总量的41.8%、35.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达60.3%、26.4%,分别拉动经济增长9.96和4.4个百分点,县域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
    二、工业发展由“自由发展”向“引导扶持”转变,实现工业立区新突破
    在发展县域经济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玉州区工业存在着产业分散、骨干支撑少等问题,加快工业发展是玉州区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长远之计、治本之策、振兴经济的关键。因此,我们按照玉林市委、市政府开展“振兴工业、服务工业”大会战的决策部署,把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大力引导发展机械产业、健康产业、陶瓷水泥、服装皮革等四大产业集群。我们坚持服务玉柴、配套玉柴、依托玉柴,引导发展机械产业集群。目前已有42家机械配套企业,去年机械配套业产值超4亿元。依托玉林中药材市场和玉林制药厂,做大以中药饮片、中药批发为主的健康产业。依托玉林工业品服装市场和发挥富英制革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分别在南江、城西镇引导发展服装和皮革产业群。千方百计推进水泥行业的改制和技术改造,在茂林、南江两镇引导发展水泥陶瓷产业群。目前,这四大产业的年产值达26.5亿元,占玉州区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二是扶持壮大重点企业。采取“联姻式结对子挂钩、保姆式全天候服务”的办法,帮助企业解决用电、用地、用水、融资等问题,使一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其中富英制革公司现已成为广西最大的皮革制造企业,去年年产值达到1.46亿元,上交税金1078万元,目前该公司继续投资l亿多元,扩大生产规模,投产后加工能力将由现在的年加工猪皮400万张增到800万张,年产值增到5亿元。目前,玉州区现有重点企业15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有6家。三是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出台了企业改制暂行办法,明确了企业改革必须“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盘活企业资产”的“两个基本要求”,同时采取股份制改造、整体转让、以资抵债、兼并重组、依法破产、分块搞活等方式,有效地推进企业改革。到目前为止,累计完成企业改制25家,盘活处置企业资产2.98亿元,处置化解债务1.79亿元。通过开展工业大会战和企业改革,提高了工业化水平。去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615万元。
    三、市场培育由“低档无序”向“规范升级”转变,实现商贸富区新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区成立以来,我们玉州区兴建了一批专业市场,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这些市场档次低、规模小、设施落后、隐患多,出现了无序经营的“马路市场”和辐射力下降等问题,难以适应加快发展需要。为此,我们根据玉林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市场建设、重振“岭南都会”雄风的部署,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业主负责”的模式和“建一个市场、兴一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的思路,积极推进市场建设和管理。一是改造提升现有市场。我们实行划行归市,规范管理,引导马路摊点进入市场经营。同时加大对市场建设的改造提升力度,提高市场品位、档次和竞争力, 目前工业品服装市场已成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品服装专业批发市场,经营户7000多户,从业人员超2万人,去年商品成交额超40亿元,创税2800万元。正在改造的中药材市场,现有从业人员5000多人,去年商品成交额超10亿元,创税超1000万元,已成为全国第三大中药材市场。目前,全玉州区市场年商品成交额超80亿元。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有效带动了个体工商户的迅猛发展,去年个体工商户已超3万户,注册资金超5亿元,从业人员超9万人,其中吸纳农村劳动力6.3万人。二是加快构建辐射广西、雷州半岛乃至大西南的区域性商品批发中心步伐。我们把商贸业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任务,加快商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着力构建辐射广西、雷州半岛乃至大西南的区域性商品批发交易中心。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已在城区北二环路内侧规划构建占地2000亩的市场商贸区,包括年交易额超100亿元的“岭南都会”商品采购中心、年交易额超30亿元的中药城、年交易额超20亿元的机动车及零配件市场等。目前,“岭南都会”商品交易中心一期已于今年元月份开工,年底可建成投入使用,其它市场正在筹建之中。力争到2007年实现市场交易额200亿元以上,商贸业新增GDP50亿元以上,安排就业8万人左右;到2009年实现市场交易额300亿元以上,商贸业新增GDP75亿元以上,安排就业10万人左右。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把玉林培育成为国际性中药材交易中心和区域性商品批发交易中心。
    四、项目发展由“撒网招商”向“搭台招商”转变,实现项目兴区新突破
    我们把发展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载体和突破口,坚持以项目为中心开展大招商、招大商,并切实转变招商引资方式,由原来无目标撒网式招商转变为加强引导、搭建平台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构筑工业集中区搭台招商。在积极支持和配合玉林市经济开发区发展壮大,大力引进燕京啤酒、旺旺集团等知名企业入园的同时,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为外来投资企业提供发展平台。目前正在重点建设占地1500亩的仁厚中药生产基地和占地3000亩的南江岭塘机械配件生产基地。其中投资2.1亿元的主药生产基地已开工建设。二是盘活闲置厂房场地搭台招商。我们坚持以存量换增量,充分盘活一批闲置厂房或征而不用、征而少用的场地,上马一批工业项目和商业项目。广西50强民营企业之一的正泰彩印公司、玉林康澳柴油机汽配生产基地、玉药生产基地、广西最大专营国内外服装品牌的玉林“白马服装城”等都是通过盘活闲置厂房场地而建立的。在2003~2004的两年中,我们通过盘活闲置厂房场地新上项目175个,达到“企业得利益、地方得税收、资产得盘活、环境得改善”的一举多得效果。三是通过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和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中国·玉林)搭台招商。我们充分,利用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辐射效应,把参加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客商吸引到玉州来;同时积极配合办好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中国·玉林),以会为媒、以会招商,吸引外商到玉州区投资创业。去年,在“两个博览会”上共签约项目42个,总投资24.8亿元,现在已落实开工的项目有16个,已完成投资额2.6亿元,其中总投资6亿元的金都家园(东明村二期改造工程)  已完成投资6000万元,总投资2亿元的弘景花园已完成投资5400万元。四是优化环境搭台招商。我们摒弃零税费、零地价招商的做法,着重实行“五心”工程为投资者营造良好的环境。即落实优惠政策,让投资者动心;提供优质服务,让投资者省心;关心体贴客商,让投资者舒心;坚持诚信待人,让投资者放心;依法保护企业,让投资者安心。围绕“五心”工程,我们建立了目标责任制、“以外引外”招商制、全程跟踪服务责任制、项目办理日志制、每周例会制度和每季检查验收制度、奖惩机制等,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通过开展“搭台招商”,去年我们玉州区项目发展取得新突破,全年新开工项目231个,比上年增加82个;计划总投资29.6亿元,比上年增加21.9亿元;  巳完成投资9.4亿元,比上午增加7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57个,比上年增加73个,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是建区以来新上项目最多的一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87亿元,比上年增加8.4亿元,增长188%,是建区以来投资最多的一年。  
    五、城市建设由“被动服从”向“积极投身”转变,重振“岭南都会”雄风
    撤地设市后,我们认识到城市资源是.最大的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市区一体化意识,全力投身城市建设,依托城市发展,把城市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步伐。一是以新区建设带动旧城改造,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我们按照玉林市委、市政府提出“爱我玉林、建我家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部署,一方面,加快推进新区建设提高城市品位;另一方面,按照“思想工作到家、经济补偿到位、依法办事坚决、具体责任明确”的要求,扎实推进旧城改造,逐步改变农民城的状况。二是以“三个结合”整治市容环境,大大提升城市品位。我们建立了“长效管理与突击整治、群众整治与专业整治、部门整治与综合整治相结合”的整治机制,有效整治了市容环境。重点抓好开发小区、小街小巷硬化及主要道路两侧建筑的“填平补齐”、“穿衣戴帽”工作等。三是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城市建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按照“市场融资、招商引资、激活民资”的“三资并进”原则,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分调动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城市建设,去年引进城市建设资金超20亿元,城市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之路。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促进了房地产、餐饮、旅游、交通运输、信息服务、体育健身等服务业的发展,去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2亿元,增长13.3%,增幅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同时,通过城市建设,完善了城市功能,增强了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初步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城乡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快实现农村向城市、村庄向社区、农民向市民的过渡。
    我们在实施“五大转变”、推进“工贸强区”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必须解放思想,立足本地实际,理清发展思路;二是必须转变观念,抓住机遇,找准加快发展的突破口;三是必须坚持开发内源与借助外力相结合,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四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近年来,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与兄弟县(市、区)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贸强区”的发展思路,转变增长方式,加快发展步伐,力争到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比2004年翻一番以上,把玉州区建成经济发达、民主健全、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社会和谐的现代工贸新区。

  进入专题>>2005年全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