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县]利用独特资源优势 发展生态经济促进增收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然而,地处大石山区海拔600至700米高山上的马山县古零镇古零村弄拉屯,虽无神仙,却小有名气:全屯23户人家,就拥有水源林、用材林和经济林153公顷,户均100亩,占全屯总面积76%;拥有各类果树5万株,人均400多株;拥有370多种中草药材,成为国家药物自然保护区;经济收入82%来源于林、果、药业。

全屯125人,2004年,人均纯收入高达5260元。今年1月至5月16日,人均纯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8%。

全屯家家户户用上了沼气、液化气,彩电、冰箱、高级音响等,户户建起了新楼房,家家有摩托车、电话、手机,全屯有豪华小轿车3辆、货车3辆。

该屯2003年曾被评为自治区“科普文明村”和“全国小康示范屯”。盛夏时节,国家林业局有关专家到弄拉考察,对该屯发生的巨变赞叹不已:弄拉生态环境更美了,房屋建设更好了!3年来,弄拉屯已接待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新加坡和全国各地考察团1200个共26万人(次)。

穷则思变:改善生态环境

弄拉屯居住的,均是清朝年间为避战乱饥荒而来的四川李氏家族的汉族后代。弄拉原先山高路险,石多水少,地无三尺平,山无三寸泥,可谓“三天无雨地冒烟,一场大雨变汪洋。”过去,这里的人们四季不暖,三餐不饱……弄拉人昔日穷啊!穷则思变,变则能富。从上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弄拉人铁心靠山“吃”山,造出绿色山庄,制服旱涝恶魔,开始摸索了“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果、地上粮、低洼桑”的生产模式。

然而,改善生态环境,并非轻而易举。弄拉遍山石头,造林种果种药材,没有泥土怎么行?于是,弄拉人纷纷上山,抡锤打炮眼,放炮炸石头,硬是从石头缝里抠出一点点泥土,造出如碗似瓢的盆地来种植果树、林木和药材,共造林40公顷。该屯山上山下,房前屋后,终于种下了柑橘、枇杷、杨桃、山葡萄、黄皮果、柚子、龙眼、荔枝等20多个品种近万株果树。同时,还种下了金银花、苦丁茶、两面针、田七、山英莲、杜仲、青天葵、黄精、土党乡等370多种中草药。昔日光秃秃的荒山变成了“花果山”,以至于红毛鸡、长尾鸡、林麝、狐狸、黄鼠狼、果子狸等常到弄拉做客,30多只猴子也前来定居,与人同享生态自然的美景。

瞄准市场:发展绿色经济

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是弄拉人脱贫致富的诀窍。该屯多次派青年骨干到南宁、柳州等地学习果树、药材栽培技术,多次请县、乡农技员到屯里培训辅导,还请园艺场师傅及科研院所的教授前来指导传授,使每户都有科技种养“明白人”。他们还注重调整经济结构,稳定山权林权,改变过去“散、乱、杂”的经济结构,形成了“以林为主、林果结合、套种药材、综合经营”的绿色经济新格局。

过去,弄拉山上自然生长着许多苦丁树,但由于不长树梢,叶子不密,效益不高。后来,他们选派几个青年到外地学习嫁接技术。这些人学成回来后走家串户教群众剪枝、包茎、嫁接和施肥。仅一年多时间,全屯苦丁树全部由零星自然生长改为连片种植,由几百株发展到6000多株。

仅这一项,年户均纯收入1000元以上。此外,该屯抓好金银花种植护理,提高干花加工技术,使金银花产量逐年猛增,年户纯收入近4000元。

昂贵药材青天葵也在弄拉试种成功,农民李华勤、梁正伟等已掌握其种植技术,目前正扩大种植规模,使之成为弄拉又一经济支柱。

该屯弄团片的农民李新福告诉记者,去年,他种的金银花、柑果、枇杷、黄皮果等纯收入1.6万元,苦丁茶纯收入4000元。

目前,他间种的1.2亩青天葵,估计今年可获纯收入2.2万元以上。农民梁正伟去年种苦丁树苗收入3万多元。他说,生态农业与绿色经济给弄拉人带来了甜蜜!

青山绿水:引来“金凤凰”

弄拉人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吸引了不少“金凤凰”落户。目前,由城市嫁到弄拉屯的姑娘就有9位。来自湖北省宜昌市的黄治菊便是其一。站在记者面前的黄治菊,是一位秀美、高挑、有着迷人笑靥的宜昌妹。她说,父母都是市里从教多年的老教师,生活富足,他们深爱着她这个宝贝女儿。她还说,她高考落榜后去广东打工,与勤快厚道的弄拉人李华勤相识相爱。情到深处时,她说服家人,与小李双双返乡,共同建设弄拉。

黄治菊说她嫁到弄拉后,越来越喜欢弄拉幽静的环境,并决心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弄拉。她接过弄拉小学教师的教鞭,用她的才智服务弄拉。她先从学生的普通话抓起,上课教,课外辅导,双休日开小灶,同时注重科学文化知识和道德品德教育。功夫不负苦心人。现在的弄拉学生,讲普通话字正腔圆,学习成绩也不错。2003年6月统考,弄拉小学成绩排名学区第二,2004年又升为第一名。黄治菊也多次荣获县、乡的嘉奖。弄拉人不仅引来了“金凤凰”,而且还引来了国内外一批批考察团。3年来,弄拉屯已接待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新加坡和全国各地考察团1200个共26万人(次)。

弄拉,一颗大石山区高山上的“绿色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