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县:2018年2.27万人脱贫背后的“账单”

  2018年以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聚焦精准脱贫主攻方向,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精准落实“七个一批”脱贫路径,深入实施“一户一策”脱贫计划,打造“三园”,实施精准扶贫“双覆盖”,推动粤桂扶贫协作资金项目,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富民产业、公共服务等提升工程,全县实现20个贫困村2.27万人实现脱贫摘帽。

  铺就贫困群众发展致富的“扶贫产业账”。该县“5321”产业开发脱贫工程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总面积达14.5万亩;成功创建中国·毛南柚美环江、环江花山果海休闲农业等2个自治区级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2万贫困户八大特色扶贫主导产业覆盖率达92%。通过油茶套种中草药的“1+1”方式,建设万亩现代特色林业扶贫产业园,目前产业园已完成投资2260万元,退出桉树林地1.1万亩,定植苗木1万亩,道路、灌溉、景观平台等基础设施正在加紧实施,园区建成后将覆盖全县建档立卡脱贫户2万户。

  让贫困群众住有所居的“易地搬迁账”。采取“八包”工作责任制、督查问责和工作约谈等方式,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各项工作。易地扶贫搬迁取得新进展,毛南家园一区、二区安置点基本完工;2016、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入住率均达100%,1.78万贫困人口顺利搬出大山。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进驻安置区,给搬迁户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成立了毛南家园、城西安置区办事机构,为安置区搬迁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

  大力改善群众宜居环境的“基础设施账”。共整合各类资金3.64亿元,投入到交通、饮水、住房、用电、宽带网络、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村屯道路216条,桥梁43座,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项目13个;建设集中供水项目400个、水柜56个;全县所有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屯全部实现通水泥硬化路;危房改造开工1273户,竣工896户;实施贫困村电网改造项目63个;115个光伏扶贫项目接电报装并网发电;全县行政村通宽带率100%。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村级经济账”。在全市率先创办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和贫困户增收产业园,开启村级集体“跨地经济”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18年共整合资金5150万元扶持103个行政村(社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引进4家龙头企业,发展“三特”水果产业总面积达0.5万亩;投入资金3036万元在60个贫困村建设115个光伏发电站,破解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难题。目前,全县所有行政村(社区)均成立了村民合作社,产业项目100%覆盖、资金100%扶持;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达3万元以上,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0%达标。

  强化群众民生保障“放心账”。统筹推进就业、教育、医疗、低保等帮扶政策的落实,开办电工、焊工等培训班共50期,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次。选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1210名,落实劳务费838万元。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社会保障水平,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在册贫困人口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100%;通过政府兜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殊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达80%以上,住院报销比例达90%以上。组建95个家庭医生团队,贫困人口享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100%。救助农村低保对象15.8万人次,发放救助金2848万元。发放雨露计划补助576万元,教育惠民政策覆盖率100%。

  打造推动群众发展致富平台的“电商扶贫账”。着重完善电商服务体系,加快农产品销售上行,助推精准扶贫。引进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乐村淘等多家大型电子商务公司,建成电商网点107个,物流配送体系基本实现次日抵达。通过电商平台,环江“三特”水果、“五香”特产销往全国各地,拓宽了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群众增收致富步伐不断加快。2018年,环江荣获“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称号。

  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东西部扶贫协作账”。充分利用粤桂扶贫协作政策,积极拓展深化与深圳市在各领域的协作。2018年,深圳市结对帮扶资金3502.4万元,增长130.4%,帮扶资金主要用于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光伏发电、贫困户危房改造、教育扶贫等项目建设;广东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共计470万元;引导26家民营企业参与“千企助百村”精准扶贫行动,产业帮扶5369万元;就业帮扶投入623万元,受帮扶贫困人数达1万人;通过举办慈善晚会,引导企业、社会热心人士参与扶贫,捐款捐物合计28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