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县]“生态致富”大有可为 农村沼气建设见闻

  新华社记者吕国庆 任卫东 秦亚洲

  叶桂荣刚嫁过来时,在婆家每天穷得只能喝粥。她不知流了多少眼泪,曾几次偷偷逃回娘家。说起今天的生活,她的脸上洋溢着笑容:“现在就是赶我走,我也不走了。”

  叶桂荣是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黄岭村村民,刚嫁到黄岭村那会儿,不仅天天喝稀饭,而且烧柴也是个大问题。村里人要做饭,就要上山砍柴,山上的树木越砍越少,就得到更远的地方去砍,后来要跑到五公里以外的深山里才能砍到柴,早上6时出门,晚上6时才能回来。山秃了、树没了,洪灾旱灾接连不断,粮食产量越来越少。“我当时真的想离婚,是被丈夫连哄带骗把我从娘家劝回来的。”叶桂荣说,“那时不知受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泪。”村委会主任黄光发对记者说,黄岭村的变革之路是被缺柴烧“逼”出来的。

  1983年,村民黄光林第一个建起了沼气池,沼气能用来烧饭、照明,不少村民看到了好处,纷纷跟着做,很快沼气在村里就普及了。

  沼气不仅解决了烧柴问题,还改变了全村的发展路子。沼气需要大量的动物粪便作原料,沼气发酵后的废渣是上好的有机肥,可以改良土壤,增强地力。许多村民便开始大量养猪,并利用沼气废渣肥田。慢慢地,村里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生态农业模式。几年下来,黄岭村的山绿了,粮食产量也提高了。

  记者前不久在黄岭村看到,村子四周的山岭郁郁葱葱,山下果树成林,农家的房前屋后堆满了正待装车外销的水果。黄光发告诉记者,村民们在县里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开始发展水果种植、养鱼等项目,收入有了提高。

  目前,村里已形成“猪-沼-果”“猪-沼-稻-果-鱼”等多种模式。生态农业使村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人均纯收入已达到3500元。

  如今,叶桂荣家已建起三层楼房,因为使用了沼气,往日烟熏火燎的景象不见了,厨房收拾得干干净净,周边茂密的果树林为新式农家增添了几分幽美。

  “以前我们这里都是种水稻的,一亩两季水稻一般产量是800公斤左右,按照现在的市场价,除去成本,全部卖掉也只有1000来块钱。现在改种了柑橘,一般产量是3000公斤至5000公斤,眼下市价是每公斤9角,一亩地的纯收入在2700元以上。这还不算养猪的收入。”叶桂荣向记者算了笔账。

  恭城县委书记蒋洪说,黄岭村的生态致富之路是全县农村变化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两条不同发展道路带来的不同结果。以前,单纯抓粮食生产,结果竭泽而渔,造成了生态的严重破坏,反过来又制约了经济发展。

  如今,县里发展生态农业,促进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