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南区:羽绒产业财税收入破亿元

培育龙头企业 加快提质升级

  2018年9月,“中国羽绒之乡”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被自治区科技厅授予“广西第一批创新小镇”荣誉称号;10月,投资16.15亿元、总建筑面积为48.41万平方米的“桥圩·中国羽绒谷”项目开工建设;12月底,港南区实现羽绒产业总产值57.1亿元,同比增长9.8%;财税收入1.02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港南区围绕龙头企业补链条,围绕重点企业聚集群,加快羽绒产业升级,探索出一条适合高品质、低能耗、低成本、环保的产业化技术路线,并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羽绒工业的总量和质量。”港南区委书记杨亚俊说。

  A强强联合抱团发展

  今年春节刚过,“桥圩·中国羽绒谷”项目现场已是一派忙碌的景象。该项目已建好近1万平方米施工临时板房,会议室、办公室和工作区、生活区等布局分明。工地内大型挖掘机和运土车来回穿梭,正在对厂区道路和厂房地基进行开挖施工。

  “自2018年8月22日江苏南通三建集团与小荷集团签订项目建设承包合同以来,施工方每天安排多台大型机械开展基础设施作业。该项目分3期建设,目前到位资金1亿元,一期将建成科技研发楼、生产车间、原料仓库、成品仓库及一座日处理1.5万吨的污水处理系统,进入建设高峰时将有300多人同时作业,预计今年建成A地块厂区并投产运营。”“桥圩·中国羽绒谷”项目经理俞勇新介绍。

  作为2017年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签约项目,“桥圩·中国羽绒谷”项目由广西桥圩小荷羽绒制品集团有限公司发起规划建设,总占地面积692亩、总投资16.5亿元。该集团于2017年6月由桥圩镇的9家羽绒企业联合成立,引导本地核心羽绒企业“强强联合”。该项目为融合标准化、现代化、智能化的工业4.0生产园区,项目列入2018年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桥圩镇通过发挥小荷集团龙头企业的核心作用,加强羽绒企业之间渠道、资源等方面的合作共享,实现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共赢互利。

  “‘桥圩·中国羽绒谷’项目全部建成运营后,可年加工水洗羽绒(羽毛)6.3万吨;羽绒被年产能可达500万张;年产值可达300亿元、税收可达6亿元,实现就业8000人以上。”贵港市羽绒协会会长、小荷集团董事长杨海说。

  B政企联动多方参与

  “目前国内外市场对于羽绒原料、羽绒制品的需求空间很大,市场前景广阔。”桥圩镇镇长甘海松介绍,为提高产品研发水平和能力,港南区和桥圩镇分别出台了《关于促进羽绒产业发展的意见》等实施意见,从研发设计、品牌运营等方面对羽绒产业发展进行全链条规划引领。特别是大力发展羽绒工艺品、氨基酸提取等衍生产业,从源头上把控羽绒品质,打造零污染、零排放的闭环式产业链。

  通过政企联动、多方参与,港南区的羽绒产业在创新、节能、环保道路上已迈出关键步伐——成立桥圩羽绒·工程技术中心,设立创新平台和博士工作站。同时,小荷集团与上海四埃美微科技有限公司通力合作,在南宁市成立鸭鹅养殖研究院,为培育无腥味高品质绒进行技术攻关,并在桥圩镇建设鸭鹅养殖试验基地,于2018年10月8日开始试验养殖首批鸭子。2018年12月,首批鸭子养殖试验结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一步将进行检测、认证、推广,此养殖项目将为小荷集团打造核心系列品牌提供高品质原料。如今,港南区已拥有羽绒技术研发中心、孵化器和创业创新服务平台16个、发明专利10件、实用新型专利12件。

  桥圩镇党委书记梁焕治表示,该镇将以高新技术、科技服务、产城融合为特色,抓住桥圩“温暖小镇”“羽绒科创小镇”的建设契机,继续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实现羽绒产业在运营成本、渠道建设、品牌培育、技术升级改造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C自创品牌电商促销

  “虽然桥圩镇长期给国内外知名品牌提供羽绒,但由于自身缺乏知名度高的品牌,导致‘酒香巷深无人知’。”杨海坦言。

  为提高产品研发水平和能力,港南区政府动员羽绒企业加大研究设计羽绒寝具自主品牌,注册“小荷羽绒被”等商标,建立了上海销售公司和小荷集团企业网站,补强销售短板。

  2018年,该区组织实力雄厚的羽绒企业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政府主办、上海市政府承办的大型国际性设计盛会——“创意城市”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小荷羽绒被成为展会唯一入选的行业企业品牌,以此为契机,小荷集团将着重打造经典系列品牌。目前,小荷羽绒被已在电商平台线上销售。

  目前,该区年产值超亿元的羽绒企业有华强、顺星等10家,荷城家纺、霖达家纺等本土品牌羽绒制品已小有名气,产品销路已打开。

  该区区长曾健清表示,下一步,该区将继续以产业创新发展为核心,真正实现羽绒制造产业高端化发展,力争到2020年,形成产值超100亿元、税收超2亿元的羽绒产业集群,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院士工作站,将该区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知名优质羽绒原料加工基地和羽绒寝具、服装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