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市]围绕“特色”做强做大县域经济



    近年来,广西北流市把做强做大县域经济作为第一要务,2004年生产总值实现1994年撤县设市以来最快增速;农业总产值增长24.01%,增幅排玉林市首位;工业总产值增长22.5%;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4.65%。
    “三化互动”提升竞争力
    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北流市紧紧围绕“特色”二字,使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
    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北流市确立了“工业强市,特色兴市”的思路,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园区经济,形成了日用陶瓷、水泥、制药、毛织皮革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和罐头食品、机械制造、竹木器等主导产业。2004年,全市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7.15%。各类产业中,日用陶瓷产业发展速度惊人,2004年产量达8.5亿件,实现工业产值11.8亿元,销售收入15.4亿元。
    在城镇化建设中,北流市先后建成了二环南路、垃圾处理厂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使城市建成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大幅增加,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初步形成中等城市框架。全市自来水普及率100%,城市绿化率33.8%,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获得“全国市容环境整治优秀城市”等荣誉称号。
    运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是北流市县域经济的另一特色。北流市突出抓龙头企业发展,抓特色产业和名优产品的培育,使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2004年,在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下,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551元,增长10.53%,农民在农业产业化中得到了实惠。
    北流市市长庞标益介绍说:“三化互动”战略的实施,使全市上下形成了优化发展环境的浓厚氛围。2004年,全市新上、续建或技改“三化”投资超亿元的项目就达4个。
    乡镇经济垒起半壁江山
    北流市委书记黄海昆说,对北流市来说,只有乡镇经济发展壮大了,才能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为此,北流市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改变了以往市办企业在市,镇办企业在镇,村办企业在村的发展模式,实行“市内无乡镇界”的政策,各镇主办引进的企业均可在各工业区或别的镇落户,税收纳入主引镇,促使各镇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齐抓财税收入。
    西埌镇以亲情招商、以诚待商,构筑起了田心工业区、独木岗工业区等投资平台,先后引进企业77家。2004年,该镇财税收入1191万元,比上年增收170.1万元。白马镇党委政府一方面加强纳税企业进出口业务的指导和服务,党政领导亲自跑深圳、跑海关,帮助皮件制品企业解决产品出口出关问题,增加了当地税收入库;另一方面派人帮助企业追收货款,解决纳税资金和经营资金不足的问题。2004年,该镇财税收入644.96万元,增长83.7%。
    2004年,北流市镇级的财政收入首次超过市直财政收入。
    创建外贸出口超亿美元市
    按照广西区党委、区政府的部署,北流市把扩大开放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开展了外贸出口超亿美元市创建活动,全市外贸出口实现快速增长。2004年,该市外贸出口额9720万美元,创历史新高,占玉林市的45.37%;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3个,总投资17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41万美元,增长625.5%。
    为此,北流市狠抓重点出口企业技改贷款贴息工作,对出口企业实行倾斜政策,并支持企业获得各种生产和管理方面的国际认证。同时,该市还采取了一系列挖潜措施:对陶瓷、皮革制品、家具工艺品、罐头食品、竹芒编等潜力大的传统出口产品,扶优扶强,形成出口创汇支柱产业。对没有出口权但已有一定规模的出口型企业,积极支持其发展壮大,争取自营进出口权;对毛纺织等一些出口型产业,给予新的扶持政策,通过招商引资的扶持,形成一批新的行业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发展。目前,该市已形成了陶瓷、皮件制品、家具、玩具等61家出口企业10多类主要出口产品,产品远销欧美、中东等近40个国家和地区。全市出口超百万美元的企业达21家。 
     

    《华南新闻》 (2005年04月19日 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