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热浪来袭,比天气更火热的是柳城县的生态种养业:在太平镇蔬芗园现代果蔬示范园,无公害蔬菜——黄瓜长势良好,不久后将成为超市里的抢手货;生长于伏华有机茶园的茶叶“伏虎金毫”获得殊荣,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勇夺金奖;2017年,柳城县有36家现代畜禽规模养殖场荣获“广西畜禽现代生态养殖场”称号……无论是种植,还是养殖,一个个贴着“生态”标签的农业产业正在柳城的大地上火热生长。
种植方式改进
近年来,柳城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注重产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通过采用新技术、引进新设备、发展新模式,推动生态农业发展,柳城人表示:“生态农业既是一种生产工具的改进,也是一种生产模式的创新,更是对原有产业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在古砦大户稻花飘香现代粮食(核心)示范区,村民们制定《无公害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产前实施投入品监管,生产过程中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绿肥种植以及秸秆还田等技术,同时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在稻田实施采样土化验及示范区目标产量管理,指导3015亩核心区进行配方施肥,还建立县、乡二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示范区核心区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技术到位率达100%,农残检测合格率达到100%。
在太平镇蔬芗园现代果蔬示范园,种植者针对农药使用问题,在园内建立了检测室,每周随机取样进行检测,此外在每批蔬菜批发出售前必须检查,残留农药超标一律不允许出售,自家检测通过后才由相关部门进行抽检。园区基本上很少用到农药,杜绝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利用悬挂黄板除虫,或者将烟梗、烟丝、茶麸泡水,水要变成深褐色,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直接喷洒自制杀虫药并可当肥料用。
养殖模式创新
在养殖的过程中,柳城人更是取得了不小成效。柳城县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养猪占了养殖业的大半江山。近年来,柳城县积极推广“微生物+全封闭高架网床”养殖模式,该模式实现养殖过程全程免冲洗,猪在2米多高的漏缝网床上饲养,排泄物通过全漏缝地板落到底层的集粪区,用水量可减少90%;由于省去冲洗粪便的过程,极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比传统养猪提高劳动生产率80%以上;通过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益生菌),养殖环境和下层集粪区粪污喷洒专用微生物,然后再进行堆肥发酵变成固体有机肥,实现了粪污资源化,达到了生态养殖的目的。
为了更好推广这一模式,该县投入不少人力、物力。相关部门根据养殖场报名改扩建高架床名册,对养殖场进行建设资格条件审查,同时确保排污设备资金到位。2017年,该县从“生猪调出大县中央财政奖励资金”中,安排147.43万元用于生态养殖场升级改造。
种养生态循环
其实,无论是对种植方式的改进,还是养殖模式的创新,都是柳城县发展生态农业迈出的一小步。而该县追求的是更大的目标——发展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将种植养殖结合起来,构成完好的农业链。
目前,已通过评审的柳城县大埔镇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该项目依托标准化的养猪场,把经过微生物处理的猪粪变成肥料投放到附近的甘蔗地,形成“猪+甘蔗”的立体模式;在冲脉镇,村民也在进行“莲藕+小龙虾”的套种养尝试;在太平镇,村民则把种稻与养螺结合在一起……一项项尝试,将为柳城县生态农业发展迈出一大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讯员 陈圆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