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南区:开展脱贫增收“1+1”行动

一个支部发展一个特色产业 一名党员帮扶一户贫困户

  钦州讯(记者/张冠年通讯员/黎东桂王一渊)4月11日一大早,钦州市钦南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驻沙埠镇坭桥村第一书记韦唯来到村民颜朝京的养猪场。此时,55岁的颜朝京与儿子正忙着清理猪圈,给猪喂食。

  见到韦书记到来,老颜兴奋地与他拉起了家常:“韦书记,今年我扩大了养殖规模,养了60多头猪,现在每头都有70多公斤了。”

  颜朝京曾是坭桥村的贫困户,过去由于生活不顺等原因,长期酗酒,在村民的眼里是个终日无所事事的“酒鬼”。但是,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他不再每天以酒为伴,而是奋发向上,致力于发展生产。如今,他家的新房子建好了。去年,仅养猪收入就有5万元,成功脱贫摘帽。

  在钦南区,像韦唯这样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还有很多。今年新一轮脱贫攻坚战一打响,该区就组织了13个驻镇(街道)工作队和281名帮扶干部对112个行政村进行结对帮扶,确保扶贫力量精准到村到户。

  为了凝聚人心,形成脱贫攻坚合力,钦南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开展以“一个支部发展一个特色产业,一名党员结对帮扶一户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党建领航“脱贫增收1+1”行动。目前,该区2583名有帮带能力的党员已与3227户贫困户结成对子。

  脱贫攻坚,离不开产业支撑。在钦南区康熙岭镇横山村,村干部邱源兴和8户贫困户一起成立了钦南区富农养殖专业合作社,将村内海鸭养殖基地、海鸭蛋生产和加工基地等资源捆绑起来,联系外地的旅游团队到横山村开展乡村扶贫旅游和“跟着第一书记下村找土货”等活动。去年以来,横山村共组织开展乡村扶贫旅游活动20多次,接待旅客1100多人次,销售海鸭蛋、鸡蛋、农作物等农产品约6000公斤,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脱贫攻坚,也离不开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在康熙岭镇新南村精准扶贫产业分红现场会上,村支书冯华章乐滋滋地签字领现金。他笑容满面地说:“没想到,刚过去大半年,我们村就在红龙水产合作社领到4万多元红利。”

  冯华章说的红龙水产合作社是钦南区久隆镇红龙水产畜牧养殖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退伍军人杨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和军人本色,针对村集体经济“空壳化”现状,采取“互助托管收益分红”方式,利用合作社平台与贫困村一起打响了村集体经济攻坚战。去年,钦南区共有8个村委和63户农户加入合作社,农户累计获分红15.3万元、村集体获分红8.68万元。

  让贫困户稳定脱贫不返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为了确保贫困户不返贫,钦南区通过“扶思想、扶志气、扶技能”等方式,重塑“造血”功能,拔“穷根”、治“贫病”,并组织自强不息创业先锋卜建仲、“独臂女”钟复鸣等一批自强励志脱贫榜样人物进行宣传,激发贫困户自立自强、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同时,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托管经营、挂靠帮带、电商扶贫、能人引领等多种产业扶贫模式,确保村村有产业、户户有措施。

  今年以来,该区共落实扶贫产业专项资金520万元,帮助贫困户发展养殖、种植等产业;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60%以上,近两年摘帽的22个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到2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