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县]毛南山乡焕新颜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发展纪实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中南村南昌屯新貌。该屯是国家民委命名的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本报记者 韦鹏雁 通讯员 黄尚彪/摄

  记者 韦鹏雁 通讯员 覃日泉 陆龙闻

  1987年11月,国务院批准成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

  三十而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环江历届领导团结带领各族群众,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实现了由落后走向进步、由贫穷逐渐走向富裕的历史性跨越,开创了经济发展、事业进步、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当惊毛南山乡殊。环江先后获得了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中国最美文化生态旅游名县、中国兰花之乡、中国菜牛之乡、中国香猪美食之乡、全国标准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县、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县、广西十佳桑蚕生产基地县、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十强县等荣誉称号。

  A 砥砺奋进谱写发展新篇章

  说到环江的变化,71岁的邓俩庆绝对有发言权,在30年摄影生涯里,环江城市建设是他创作的重要题材。县庆前,他专门对手头的近万张照片进行整理,清晰记录了30年来县城的点滴变化。邓俩庆感叹:“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10年来,我作为老环江人,有些地方现在去看,都不认得了。”

  一组数据印证了邓俩庆的说法。环江先后实施县城区“三横六纵”路网建设、城西新区建设、城中村改造、绿化美化等项目建设86项,县城规划建设面积由2007年的10平方公里扩大到2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2007年的3万人增加到4.95万人。全县城镇化率达30%。

  自治县成立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环江抢抓全国脱贫攻坚、国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的机遇,坚持“54321”长远发展思路(“5”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4”即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富县、文化活县的四县发展战略;“3”即坚定不移地实施“三靠拢、三融入”的发展策略;“2”即在全社会唱响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多彩毛南文化两大品牌;“1”即坚定不移地建设生态宜居、休闲养生、文化绚丽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

  2016年,环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3亿元,财政收入3.55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8122元,分别是1987年的27.6倍、42.2倍、40倍。2017年,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1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95元。

  “毛南山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党的民族政策在环江的具体表现,彰显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县长黄炳峰说,“我们将以自治县成立30周年为契机,办好更多的实事好事,让各族人民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带来的实惠。”

  B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地处河池·环江城西工业园区的环江桂合丝业公司,规模不显眼,但在行内名声很大,靠的是丝的品质。总经理韦岑岚说:“我们用的是国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80%以上产品是高品位丝,远销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国家。”该公司年生产生丝900吨,产值2.5亿元,工业富县战略见成效。

  在科学研判县情基础上,环江提出的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富县、文化活县”发展战略,成为环江发展的强大引擎。

  生态保护成效卓著。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统筹抓好生态公益林管护、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管理等工作,提升区域整体生态功能水平。目前,全县水质达到二类水质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2016年成功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2014年6月,环江喀斯特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15年6月,首届“国际地学遗产大会”在环江举办,会议成果《环江宣言》让世界了解环江,让环江走向世界。

  旅游产业风生水起。努力打造“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多彩毛南族文化”两大旅游品牌,旅游产业从无到有,再到逐步变强,先后荣获“中国最美文化生态旅游名县”“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县”等荣誉称号。今年前三季度,全县接待游客82万人次,同比增长25%;旅游营业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27%。

  工业实力显著增强。实施“工业富县”战略,启动农林产品加工业“亿元财税”工程、林产加工业“双十”工程、茧丝绸产业提质增量“1625”工程等“六大经济翻身工程”,成功打造“中国优质蚕丝生产基地”。截至2016年底,全县工业企业由1987年的67家增加到637家,工业总产值从4500多万元增加到19亿元。

  民族文化特色彰显。学前教育成为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唯一的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高中教育位于全区同类学校前列。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毛南族“肥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下南乡凤腾山古墓群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毛南族分龙节成为广西民族节庆文化十大品牌之一,被评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民族节庆”。

  C 向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迈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县庆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谋划布局。在上级的指导下,环江集全县各族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对未来10年的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县委书记黄荣彪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持续深化全面精准脱贫、旅游基础设施、统筹城乡建设三大攻坚战,确保如期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环江生态宜居、休闲养生、文化绚丽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目标。”

  全力决胜脱贫攻坚。充分利用扶持生产、转移就业、移民搬迁、生态补偿、教育扶智、医疗救助、低保兜底等措施,全力解决贫困村屯行路、饮水、用电、居住、就医、教育、通信等难题;加大各方面扶贫资金的整合投入力度,抓好生态移民搬迁,实现精准脱贫与改善生态双赢目标;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农民收入的产业支撑。确保到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人口,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贵南高速铁路、贵州荔波和贵州榕江经环江的高速公路、工业园区路网、县城通往重点景区和乡镇二级公路网络建设;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转型发展水果等现代特色农业创造条件;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村村入光纤,户户通宽带”工程建设,建立农村物流网络,实现农业农村服务信息化全覆盖。

  推进商旅融合升级。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加快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商贸、健康养生产业发展;通过“三融入”策略,推动建设环江-荔波跨省区旅游合作示范区,开通贵州荔波-桂林-环江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好木论生态旅游度假区、九万山度假区、文雅天坑群景区、下南民族风情旅游区,力争在10年内建成2个以上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做大做强特优农业。依托资源、生态、品牌等优势,大力发展桑蚕、糖料蔗、香粳、香糯、食用菌和特色水果等特优农业产业,建设香猪、菜牛养殖标准示范基地,打造世界自然遗产地现代特色农业品牌。全县种植特色精品水果40万亩以上,其中红心香柚30万亩以上,建成广西最大的红心香柚生产基地。

  转型发展生态工业。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重点发展生态食品加工业,加快培育新能源、节能环保、天然饮用水、生物制药等新型生态工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打造广西北部重要的林产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大健康食品加工基地和高端茧丝绸加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