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区]甘蔗全产业链扶贫调查:一根甘蔗“拨千斤”

 

  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通康村农民黄爱英,上有老下有小,家里的生计就靠10亩甘蔗地。

  2015/2016榨季,甘蔗亩产4吨,全家收入1.4万元,人均2800元,在贫困线以下。

  2016/2017榨季,同样这10亩地,全家收入5万多元,人均超万元,实现脱贫。

  “脱贫奔小康,全靠一根蔗。”黄爱英说。

  “这是怎么实现的?”记者好奇地问。

  黄爱英扳着手指说,首先,通过参与甘蔗“双高”建设,甘蔗亩产达到8吨,收入3.76万元;第二,蔗糖企业给予机耕、良种补贴,还送来免费化肥,折价5000元;第三,到家门口的肉牛厂打工,有劳务收入,还有固定分红,卖蔗叶也得钱,收入1.7万元。

  黄爱英一家的情况,是江州区“甘蔗全产业链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

  “我们有1万多名贫困群众以此方式实现脱贫。”江州区委书记农化说,一根甘蔗正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成为撬动精准脱贫的“杠杆”。

  江州区甘蔗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10万亩以上,有中国“第一甜县(区)”美誉,该区36万人中,有20多万人靠甘蔗吃饭。然而,前些年糖价一路下跌,糖企大面积亏损,蔗农减收,曾经的“甜蜜产业”遭遇寒冬。

  “靠山吃山,靠蔗吃蔗。这蔗,要有新吃法。”江州区区长王耀雷说,产业扶贫不能靠农业单打独斗,要让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把蔗糖产业转型与产业扶贫统筹推进,把脱贫攻坚融入甘蔗生产种植、加工、综合利用的全过程,形成全产业链精准扶贫态势。

  甘蔗种植是“第一车间”。该区把甘蔗“双高”基地建设作为最大的扶贫产业项目来抓,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基地建设。糖业办主任黄国政介绍,该区先后引进14家龙头企业,引导农民成立132家专业合作社,累计投入财政奖补资金6.03亿元,完成“双高”基地建设28万亩。

  8月初,记者在驮卢镇逐盎村甘蔗万亩连片示范基地看到,蔗田一片浓绿,郁郁葱葱,丰收在望。“去年平均亩产达到了8吨。”驮卢镇党委书记林敏说。同是一片地,以前看天吃饭,亩产仅4吨。增量从何来?他指着田间的水管说:“水肥一体滴灌,让甘蔗‘吃饱喝足’;有虫害了,无人机喷药。规模经营降本又增效。”

  “经过验收,江州区‘双高’基地降本增效明显:人工成本每亩减少250元,平均亩产超过6吨,糖分达到14%以上。”黄国政说。

  制糖企业是“第二车间”。该区扶优做强制糖企业的同时,引导企业通过补贴蔗区道路建设、结对帮扶、优先聘用贫困户到企业工作等方式,反哺蔗农。去年以来,4家糖企投入3.5亿元,出台了对蔗农的肥料蔗种、机械化种植和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让蔗农普遍受益。

  除草、施药灭虫、扶起倒伏的甘蔗……8月中旬,一场暴雨过后,驮卢镇岑豆村蔗农刘德权在蔗地忙碌着。“区里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发展甘蔗生产,制糖企业又投入巨资补贴种蔗,我们对种蔗很有信心。”他说。

  综合利用是“第三车间”。该区扎实推进百亿元蔗糖循环经济园建设,以糖蜜生产酵母、蔗叶开发饲料、蔗渣发电、滤泥生物肥为代表的蔗糖循环经济走在全国前列。

  该区甘蔗尾梢年产量达150万吨以上。过去,产生的大量甘蔗尾叶大多一烧了之。现在,引进的养牛养殖企业,以每吨180元的价格向蔗农收购。甘蔗尾叶经过切割、发酵、降解,加工成青饲料,“变废为宝”,成为牛爱吃的“口粮”。采取“政府+龙头企业+产业基地+贫困户”养牛扶贫模式,企业不仅每年固定分配给贫困户5000元的收益,还从每个贫困户中招聘1名劳动力到企业务工。

  记者走进新和镇肉牛养殖基地,数百头土黄牛在吃食,发出“哞哞”的叫声。“我家有3头牛托养在这里,一年获得固定收益5000元,加上在这儿务工和卖甘蔗尾叶,年收入近2万元。”兰山村贫困户梁美肖很开心。

  做强三大“车间”,把一根甘蔗吃干榨尽,蔗农增收有了盼头。2016/2017年榨季,江州区入厂原料蔗452.65万吨,产糖55.86万吨,蔗糖总产量跃居全国县区第一。通过“甘蔗全产业链扶贫”,该区20多万蔗农增收三成以上。